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这里主要论述两个大的特点。 (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格局 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排第一位;其次是印度,  相似文献   

2.
沙松 《上海工商》2003,(11):64-66
印度的IT产业以毫无争议的发展势头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居世界第二位的软件大国。并以此带动了本国的经济实力,成为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崛起的“又一只东方雄师”。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经济全年增长将与上年持平进入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表现喜忧参半。喜的是世界经济开局良好,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投资和消费继续活跃,贸易仍然保持扩张势头。第一季度,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超过预期,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继续取得高增长。忧  相似文献   

4.
在这场全球动荡中,更多世人愈加清醒意识到,伴随着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不断成长,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之变化,仅靠左支右绌的西方大国已无法进行有效应对。可堪佐证的是,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峰会,吸引了世界多个国  相似文献   

5.
下一站巴西     
宫卫 《进出口经理人》2009,(12):I0006-I0006
随着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世界所有经济体对其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巴西,这个南美洲的工、农业大国.以其良好的经济政治秩序、完整的工业体系,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游洋 《商》2014,(44):105-105
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通过和平方式崛起于世界之林。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政治上是区域性大国;军事上基本是本土防御水平。虽然在综合国力上已经是世界性强国,但是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和平崛起。在中国和平崛起之后,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格局?两极?多极?还是无极?笔者将在下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财富》2009,(8):90-91
金融危机已经逼迫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虽然30年的改革准备使中国具有了崛起的基础,但是国内许多人士还习惯于以小国心态看待中国与世界,缺乏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变迁的必要技能、人才和理论准备。中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还需要从三方面夯实基础:首先,发动一场绿色产业革命,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等重任,通过“二次房改”等措施完成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从而保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稳固的社会基础;其次,大力培养人才,恰当使用人才,掌握重要国际场合的话语权、影响力,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软技能;其三,通过节能减排、节能减碳加强对其他国家的道德号召力,作为大国真正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务财会》2011,(6):20-21
<正>2010年5月25日,联合国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指出,未来两年内,中国、印度、巴西将领跑全球经济复苏,但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无独有偶,同一天,正在英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讲谈到新兴国家的崛起时说,有关西方已经衰落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不会终结美欧在世界的影响力。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2011年世  相似文献   

9.
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这里主要论述两个大的特点。(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格局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0.
每隔几十年,世界经济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市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晚期的崛起,战后日本和西欧的重建,以及东亚生产网络的崛起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事件。高盛预测,四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在以后的数十年内将是属于同一类变化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崛起势头强劲,因此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就这一问题,本文从印度的自身特点出发,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其经济崛起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整个世界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而且大国的博弈、竞争比以前更激烈了。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但它们主导世界的地位并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态势 2006年一季度以来,石油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继续高涨,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紧缩趋势得到加强,但世界经济仅仅受到有限的影响,实质经济继续保持活跃,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仍保持强劲。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上半年经济增长超过市场预期,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继续取得高增长,可能使世界经济实现2004年以来的又一个周期性扩张高点。同时,世界经济也在酝酿新的拐点,主要根源是全球性通货膨胀近期快速上升,美联储、欧洲央行、土耳其、南非、印度和韩国央行等几乎同步做出了紧缩货币的决策,美、欧、亚股市均告下跌。这表明,金融市场开始担忧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不平衡、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世界经济面临走下坡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格局,但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将持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作为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定位进行了科学的思考,提出了理智地处理好与大国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乐 《中国市场》2009,(7):70-70
<正>亚洲的两大巨兽正在瑟瑟发抖……经济萧条的阴云正在以令人绝望的速度开始笼罩世界的任何角落。对世界两座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而言,这场变化来得尤为突然。而就在此前,这两个处在发展速度头筹的大国,  相似文献   

16.
杨壮 《三联竞争力》2006,50(4):75-75
趋势之一:残酷的市场。除领先的欧美日韩企业之外,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近崛起的大国正以进一步开放的国内市场和政府政策来参与全球竞争的博弈,中国和印度正在相互竞争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伊始,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全面的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经济增长惠及全球,包括美国,但唯独美国把中国的和平崛起视为威胁,处处加以遏制,只因害怕失去全球霸主地位。然而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多极化的世界,各国的利益紧密关联,寻求长期的霸权是逆世界潮流而动,也违背全球治理的民主原则,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全球化》2020,(2):72-84,135,136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国经济从融入世界经济走向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带来重大机遇。2035年前中国外部发展环境有望总体保持和平稳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继续崛起,构建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成为人类共同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加速互联互通。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更趋复杂,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新危机。同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市场规模日益壮大,综合优势显著增强,将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缺乏、能源瓶颈制约加剧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价值显然是中国价格的衍生品。就是说在世界经济中先有中国价格,然后现在才会有人提出中国价值。中国崛起是跟中国价格有莫大的关系,因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密集的工业化进程,在世界上中国被看作是制造业大国,一个广泛的说法,说中国是“世界工厂”。这种密集型的工业化,这种加工业的崛起。是中国人极大地利用了成本的优势,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造就了这样一个崛起过程。所以在全球很多产品的类别中,中国制造的产品都是世界第一,其实是把很多产品的价格拉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头5年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有三个重要的焦点,它们是:美国的经济与政治、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