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7)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而对中国储蓄的分析则是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的核心要点。作为国民储蓄的重要构成,企业储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国民传统观念上对储蓄的青睐、企业有意逃避社会责任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完善,造成了体改以来中国企业如此高的储蓄率。过高的企业储蓄率不仅造成企业内部资金运用的低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对企业分配行为的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造成中国企业高储蓄的原因,并引出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斯卢茨基方程出发,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的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实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风险态度对家庭储蓄率有消极影响,风险厌恶的家庭倾向于更高的储蓄率。消费与储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房地产价格对居民储蓄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显著增加了居民的储蓄倾向,说明中国家庭储蓄的重要动机之一是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储蓄倾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波 《商业研究》2004,(13):120-122
储蓄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更为重要。通过对影响中国储蓄倾向的因素进行考察而建立的储蓄函数显示:收入和历史储蓄对中国储蓄倾向的影响最为显;利率对中国储蓄倾向的影响很小,通贯膨胀对中国储蓄倾向施加较大的负影响;制度变迁对中国储蓄倾向则没有明显的解释关系。决策可以此结论作为制定相应政策对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储蓄由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储蓄共同构成,通过从1992年至2009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测算比较,笔者发现近年来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和储蓄额在我国国家储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与政府两部门储蓄率的快速上升成为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本文通过相关图表及数据的比较,在分析了各部门储蓄变化的原因后,为降低我国现有国民储蓄率,从四个方面相应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储蓄率走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描述了我国高储蓄现象,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进行简要论述,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文章认为:人口红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是造成中国经济“三高”的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由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高储蓄的成因分析和中期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财贸经济》2007,(10):10-16
中国高储蓄的特征事实是居民、政府、企业三部门储蓄率都位于较高水平。传统文献集中于对居民储蓄的分析,而相对忽视了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本文集中对中国政府储蓄进行分析,认为导致政府高储蓄的原因包括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上升以及消费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下降等。导致政府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支出不足的根源在于1994年税制改革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中期展望显示,中国政府储蓄率将在未来5—10年内显著下降,并对财政平衡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杨涛 《财贸经济》2011,(2):49-54
高储蓄率支撑了中国的投资增长,但也引起了经济的内外失衡。中国政府储蓄近年来对总储蓄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适度控制政府储蓄增长,是提高最终消费、解决当前经济失衡矛盾的重要措施。本文按照不同口径对中国政府储蓄的历史与现实状况进行考察,并且在资金流量表基础上对政府储蓄的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比较分析。在明确政府储蓄的影响因素之后,提出了应对的重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越差,其家庭储蓄越高;而心理健康对居民储蓄的负向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家庭储蓄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帆  张明 《财贸经济》2007,(5):79-8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顺差。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贸易顺差等于国内总储蓄与国-内总投资的差额。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并预测了储蓄的未来演进趋势,然后分析了中国投资率的决定因素并预测了投资的未来演进趋势。最后,我们根据两个不同的情景预测了储蓄与投资差额以及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子商务》2004,(5):11-12
中国人素有“勤俭持家”的传统,有良好的储蓄习惯,但是由此形成的长期过高的储蓄率却令监管当局心有所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一个内生经济增长的OLG模型框架下研究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保险计划对个人消费和储蓄的长期影响。分析表明,公共养老保险对个人消费和储蓄有着不同的影响。存在家庭内部赡养的情况下,适度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不会降低个人储蓄率,而通过降低生育率,提高个人消费。较大规模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则先后挤出个人储蓄和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孙嘉 《商业研究》2005,(1):58-59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中国和西方学者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研究认为:在一个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中外部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的条件下,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吸收外资还是吸引内资方面都不具备比较优势。必须对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改善西部地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在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帮助居民做出合理储蓄决策应对未来养老开支,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描述居民养老和退休财务安排状况。利用家庭调查数据,计算各年龄组的储蓄和储蓄率,并把收入分为不同的来源,分析各个年龄组的收入构造,发现居民从51岁开始,储蓄率开始不断下降;61岁后居民储蓄率明显下降。年轻人的收入中,劳动收入占比比较大,一般都在50%以上;61岁后老年人收入以转移支付为主,主要是退休金的领取。通过两期世代模型研究居民的养老财务安排,对中国居民的储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储蓄是养老安排的重要渠道之一。基于此,建议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教育,健全覆盖养老医疗的社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储蓄——投资缺口直接表现为经常账户余额。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是储蓄转化的惟一方式,国民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与封闭经济不同,一个开放经济体的国民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加上经常账户余额,因此,只要一国的经常账户余额不为零,就始终存在储蓄——投资缺口。  相似文献   

16.
制约中国扩大内需的因素之一——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已经众多,试从中国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家庭竞争储蓄的动机。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问题(尤其是独子家庭)失衡,会导致中国婚姻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得中国家庭为积累财富而延迟消费,而且会因不断增加的购房成本导致其他家庭储蓄具有趋同特征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7.
梁烨 《中国经贸导刊》2009,(24):57-57,56
一、我国的储蓄规模和结构分析(一)我国储蓄的规模分析储蓄率是一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为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西方经济学中曾提出足有储蓄率问题,认为如果储蓄率过高,就会导致动态无效率。但对最优储蓄率进行测算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这涉及对资本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18.
《财贸经济》1995,(11):4-11
中国政府储蓄分析“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研究”课题组国际通行的SNA核算体系将“储蓄”的概念定义为:常住机构收支帐户上所有现期收入和支出后的平衡项目。储蓄又分为总储蓄和净储蓄:净储蓄是指各部门的收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以后,尚未用于现期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剩...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高储蓄率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长期高储蓄率的现状,从我国居民个人储蓄、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及政策导向等因素,分析了我国高储蓄率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储蓄率,进而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增长。通过在索洛模型中引入老龄化指标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老龄化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将国民储蓄率维持在0.4—0.5范围内,中国经济仍可以保持7—9%的增长水平。由此提出三条应对措施:抑制不断攀升的政府储蓄;积极引导企业储蓄;稳定家庭储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