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在品牌营销与建设中,如果不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品牌就会落于人后。营销策略专家可汗·克瑞潘多夫认为:企业必须采用整合性营销方案。否则将落后于竞争对手。整合营销,就是企业针对目标消费者举办各种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将本企业的品牌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为消费者创造一种无间隙的全方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吴柏林 《经营者》2002,(3):49-49
<正> 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整合营销传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形式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认知的整合:这是最基础的形式,这里只是要求营销人员认识或明了整合营销传播的需要而已。例如,某个媒体策划人员在替某企业购买媒体和投放广告的时候,他应认知到,不同媒体类别和相同媒体的不同表达方式都应有所考  相似文献   

3.
整合营销传播的目标是透过整合传播中每一个环节的一致讯息,传达企业品牌的统一形象给消费者,以提升品牌的认识度和影响力,进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整合营销传播的首要问题是通过对企业自身品牌的特性挖掘和顾客的深入研究,确定直接和潜在的顾客群,对企业品牌进行准确的定位,确立品牌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波 《活力》2007,(8):31-31
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营销行为的焦点,在于以市场份额等指标来衡量的市场成功程度。为此,营销部门非常重视份额、销售额这些指标,而企业利润,则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认为:企业产品市场的成功,自然会带来利润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整合营销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员营销时代,整合营销(IMC)也是企业管理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战略既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利器,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7.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包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全新的市场营销沟通观念,它通过对不同的沟通形式,如一般性广告、包装等的战略地位作出估计,并对分散的信息加以整合,将这些形式结合起来,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事实证明,包装作为营销传播中的重要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在营销传播中,产品包装是企业营销活动中真正的“终端”,因为它是厂商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能诱发消费者“掏钱”的地方。包装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适当的包装能使消费者产生“六感”:(1)新鲜感。包装应力求新颖别致,不流俗模仿,使人耳目一新。(2)高贵感。贵重商品或礼品包装应华丽高雅,并与产品身价一致,切忌名不符实。(3)便利感。包装应便利消费者选择和使用,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要有不同的规格和份量。(4)艺术感。包装设计应力求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5)直观感。挑选性强的产品应使消费者透过包装看到花色、款式、质地等特点。(6)信任感。包装的形状、尺寸等应符合产品实际,使购买者不至于产生误解,并且还应在包装上注明产品成分、使用方法、份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限等。要使包装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根据以上原理,对包装的形状、色彩、文字与其他传播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房地产营销压力不断增加。房企要持续发展就必须结合新的市场营销需要,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整合营销是以消费者为核心,对企业各种营销要素组合使用,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体。同时,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将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简称IMC)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和传播方法,其核心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整合营销传播也被通俗地称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战略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战略的执行是否到位,重点在于执行力。可以说,执行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兴衰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提升战略执行力,企业必先练好"内功"——通过改善内部环境达到提升战略执行力的目的。绕开错误"路径"据《财富》杂志统计,"战略有效地制定出来后,得以有效执行的不到10%","大多数案例真正  相似文献   

11.
定制营销被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最新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定制营销被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最新领域之一。现代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定制营销可看作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位顾客个体看作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定制营销在西方被称作“顾客化营销”。一、定制营销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制造业的定制在制造业中,很多的制造商尝试以改造自己的生产系统,来满足不同深度细分市场的需求。比如宝洁公司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使用习惯,为大家庭、单身…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与战略管理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中小企业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最近,国家上层领导发出的信号也凸现了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宁波,2002年新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12952家,个体工商户49538户,平均每天诞生35家私营企业,新增136户个体工商户.它们绝大多数是中小型甚至是小企业,因为宁波90%以上的私营企业的年产值低于500万元.这一发展速度和规模激励了我们进一步地探索和归纳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机制,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一家规模较小、经营内容与其他竞争对手雷同的银行,尽管内部人员从上到下工作都很努力,但整体经营情况却很是一般。一次该银行在其汽车贷款业务中,发现了一个因为内部流程改变而产生的一项竞争优势——即以24小时完成现在竞争对手48小时才能完成的汽车贷款手续。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如何管理营销团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团队观念第一 企业营销团队的建设体现在营销理念的升华与营销能力的提高,因为营销工作始终贯穿着的一条主线就是"共赢",最终目的是要体现产品带来的价值.建设营销团队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前提是一个共同愿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必须设立标准的工作程序和统一的游戏规则.团队成员虽然分工不同,但都能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结果就是每个成员都能以最高的绩效水平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且团队的总体绩效要大于所有成员的绩效总和,共同努力去实现愿景.  相似文献   

16.
没有哪一个品牌强大到不能被挑战没有哪一个企业弱小到不能去竞争  相似文献   

17.
《易·系辞下》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对于WTO环境下的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因为一点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而获得第一桶金的成功,但在他们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却往往因为比竞争对手逊色一点而抱憾终生,那么,什么才是企业创业的时候比资金更重要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18.
企业对营销工作,往往特别重视促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而忽略了基本功。 促销活动虽然可以使企业一时名声大噪,但营销基本功却重在打造企业的基本素质,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营销工作的基本功包括企业界营销例会的召开、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市场营销网络的维护、销售台账的管理、人性化客户数据库的建  相似文献   

19.
20.
METHODS,TRENDS AND CONTROVERSIES IN CONTEMPORARY BENEFIT TRANSF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Benefit transfer uses research results from pre‐existing primary research to predict welfare estimates for other sites of policy significance for which primary valuation estimates are unavailable. Despite the sizable literature and the ubiquity of benefit transfer in policy analysis, the method remains subject to controversy. There is also a divergence between transfer practices recommended by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and those commonly applied within policy analysis. The size, complexity and relative disorganization of the literature may represent an obstacle to the use of updated methods by practitioners.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benefit transfer for policymaking and the breadth of associated scholarly work,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ynthesizes the benefit transfer literature. It highlights methods, trends and controversies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identifi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benefit transfer practitioners and summarizes research contributions. Several areas of future research on benefit transfers naturally eme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