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尚雨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45-47,53
中国农村人口半数以上是女性,她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农村女性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对山东省淄博市大旦村部分妇女选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制约妇女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充分发挥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妇女参与选举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促进妇女参与选举;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妇女参与选举水平;推动交流与合作,共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我国农村施行村民自治的宗旨,然而我国村民自治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鉴于我国文化传统和农村组织的自身特点,要完善我国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要从两方面着手:既要排除行政干预等外部影响,又要排除宗族观念等内部干扰。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以村民为主体,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农村基层政治体制的创新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本文拟就“村民自治”这一中国农村基层的独特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村民自治,顾名思义,就是村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制度化渠道直接参与村务管理和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这是党和政府为实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奋斗目标,切实扩大亿万农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而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治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村和谐秩序的一种尝试。在二十余年的村民自治之路中,成绩卓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情况在西部表现得尤为严重。要解决西部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对策主要有完善西部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改变农民在自治体中的被动地位,理顺关系,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建立健全村民自治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大力推行以村民自治为中心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列入宪法中,并用专门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规范化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重中之重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列入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农村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高我国农村村民选举参与意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而合法的途径,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贿选、宗族帮派操纵基层政权、乡镇政府党委干预选举等现象,严重地削弱了村民选举参与的意识。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健全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建立有效的村委会选举纠纷和违法行为的处理机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村委会选举开始步入健康的轨道,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着重民主选举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倾向。要完善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必须健全村委会工作制度,让村干部在村务工作全程中接受监督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须健全法制,加大查处和惩罚力度,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村委“一肩挑”运行机制的概述 村委“一肩挑”运行机制即通过合法程序,实现村级“党政合一”,以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办法来避免村支部和村委会之间产生矛盾或关系紧张化。该机制主要首先是由党员和群众分两个层次推荐“一肩挑”人选,然后进行选举,选举有两种方法:(1)先选村民委员会委员、后选党支部委员。为此,具有党员资格的候选人参与村民委员会成员(包括村主任)竞选,在依法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后,如果具有党员身份的候选人被选举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包括村主任)后,再经过党内选举程序,产生党支部书记及支部成员。这是先选村委会成员后选党支部成员;(2)先选党支部成员,后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先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及其他成员,然后党支部书记及其他成员参与村委会主任及其他成员,经选民有效选举当选的则成为“一肩挑”干部。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村民自治进程中涉及到的多种利益主体出发,将村民自治委员会与党支部、基层政府、经济组织、宗族势力、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最终达到各利益主体在制度化和操作性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颁布试行,1998年修订正式实施,2010年重新修订。20余年问,这部指导和规范我国村民自治实践的基本制度文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试行到正式实施、从粗线条到比较精细具体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发展处于"瓶颈"期.通过正确认识"两对矛盾",理清"两种关系",找出村民自治停滞不前的根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此重构村民自治建设,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村民自治体系,推进国家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温万名 《经济师》2011,(11):73-75
村民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背景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村民自治进程与法律的制定实施有着很大的关系。法律制度是实施包括村级直选在内的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和各省制定的《村委会选举办法》,就很难设想村民自治能够逐步推进。当然,法律的制定并不能一劳永逸,它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和修改。随着法律的修改,村民自治进程也更能体现民意,也就有了更大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与农村市场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与公共物品提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最有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就各种治理方式进行实证评价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有成千上万个村子进行了村民选举,这无疑为研究民主对农村基层公共物品提供的影响提供了良机。基于最近一次农村调查,本就两种基层治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村民选举有助于增加村的收入,且主要靠企业上缴的税收。但是,私有化增加了向企业征税的难度。单靠选举不一定能增加村财务支出中公共投资的比例。只有真正实现决策权分担以后,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例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5.
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要提高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认识。二要把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选举有机统一起来。三要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宋建鸣 《江南论坛》2002,(12):35-35,38
本文针对当前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以及村自治组织和村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一、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了乡政村治的新体制,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由“领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经过2  相似文献   

17.
李新华 《开放时代》2000,(11):68-71
乡镇政府借助于村党支部对村庄自治事务的干预,使村民自治成为虚假的自治。最终,村自治组织只能沦为村党支部或乡镇政府下的行政组织,或是“兼有自治型和行政化的双重特点”。如何在保持农村稳定、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解开支书权威这个死结,是中国农村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关节,而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缺乏精英人才,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人才是关键。基于此,以阿坝县甲依村为例,对人力资源开发来开展村民自治水平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村民自治事务的增加,村民自治组织类型的增多、功能的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在村治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居于村民自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应不断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因生存压力而探索出的一种自我解救方式的话,那么农村村民自治可以说是中国农民迫于负担的压力,为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村民中推举自己代言人的一种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