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湖北省鄂州市近日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地区2009年农民种植意向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该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将“两增一减一平”,即粮食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 相似文献
3.
4.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应对棉花市场价格波动,降低物化劳动成本,新疆开始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本文基于农户与职工微观层面的调查,分析了以第八师和玛纳斯县为代表的新疆北疆地区,在兵团与地方农村两种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下机采棉推广发展现状,剖析农户机采棉种植意向的影响因素,继而提出进一步促进北疆地区机采棉种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湖南省沅江市地处湘北洞庭湖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历来为农业大市,盛产苎麻、棉花、粮食,是全国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麻基地县。全市现有耕地面积为75万多亩(不含园地),常年粮食生产面积35万亩,苎麻面积34万亩,棉花面积8~10万亩左右。粮、棉、麻已成为全市的主要农作物。其种植面积的波动,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极大,而价格的变化,直接制约着种植效益的高低。近几年来,因粮食、苎麻、棉花的价格均已回升,其种植效益也有所提高,因而粮、棉、麻种植结构也日趋合理,其棉花面积也保持在10万亩左右(最高年达到20万亩),特别是主产棉区,棉价回升… 相似文献
7.
8.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对农业生产、单产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于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意义不大,粮食安全不应成为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动因;现阶段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不应推行现有转基因特性品种商业化;在转基因商业化上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品种研发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在对全国7省份9个地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大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可追溯意识较差,对有关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规定及符合标准的生产操作规范不了解,急需政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户的农产品包装标识、打造品牌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并需要对农产品标识标注进行规范;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主要与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关乎国计民生。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少、现有耕地地力不断恶化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然而,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我们必须依法加以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公共品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农户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农村公共品及其融资现状、农村公共品需求的特点以及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融资的基本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整体水平较低,并且,不同类型村庄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公共品融资的投向与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公共品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公共品融资管理监督制度尚不够完善;农户在农村公共品融资上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已有很大提高;政府在农村公共品融资中的职能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定位和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南方稻作区农户水稻生产函数估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影响农户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播种面积对水稻产量有显著正影响,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因地而异,农业劳动者年龄老化已对水稻生产造成显著负影响。本文特别指出,研究者常常忽略了耕地面积计量标准的统一,这会引起变量取值并使模型结果产生偏差。本文最后在肯定良种和生产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基础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396户菜农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应用浙江省10个地区21个县(市)396个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菜农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由主到次为:菜农关于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蔬菜种植面积、菜农家庭收入结构、菜农的道德责任感、菜农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情况、菜农加入产业化组织的情况、政策法规的影响、社会舆论压力、期望内在报酬、获得认证的情况、同行的影响、期望外在收益。为此,需要政府通过加强宣传、经济利益引导、技术支持等非行政手段的干预来提高菜农对质量安全的认知,并改善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15.
16.
17.
Grading,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and the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roduc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relate the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products to the theory of grading and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The model represents three stages in the supply chain, assumes a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framework, allows for the accidental commingling of non-GM products, and treats regulation as a purity threshold for non-GM products. We find that a non-GM purity level that is too strict leads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non-GM product, and that some quality standard benefits farmers. Indeed, the standard that is optim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s is stricter than what is optimal for consumers and for societal welfare.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农户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义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并在自适应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框架下,估计了农户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在1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本文又在短期动态消费函数(ECM)中引入了代表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解释变量,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做出了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1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关系到农户的长远利益,其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