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是奉化接轨宁波的先导产业、最具优势的生态产业和最具辐射功能的引擎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着眼于建设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整合发挥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等特色资源,着力构筑溪口景区以山水人文为依托、中心城区以文化休闲为依托、象山港滨海区域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旅游“金三角”格局,形成山海相依、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分工合作的旅游产业布局,努力推进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旅游目的地向旅游消费地转变,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2.
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力发展山东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旅游产业文化内含的理解和创新;对旅游资源文化优势的确认和把握;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精心塑造;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整合及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创了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文化旅游产业。以炎陵县为例,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政策条件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战略和举措,旨在为炎陵县文化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飞 《发展》2012,(9):70-71
旅游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甘肃天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本文站在发展天水市旅游经济的角度,首先分析天水市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特色,同时指出当地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该地旅游产业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产业经济的竞争,而城市产业经济竞争优势的确立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市情和城市资源禀赋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从西安现实经济发展所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提出在充分发挥西安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同时发展都市生态旅游业,打造生态绿色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经济投资环境,在实现城市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同时,推进西安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性经济事业的现代旅游,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地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当地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品质的提升,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也可以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旅游重镇,近年来,溪口镇围绕民国文化、佛教文化和山水文化这三大文化,推进文旅融合,有效促进了溪口城市品质的提升。其间,溪口旅游集团和溪口旅游开发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8.
杨灿培 《南方经济》2002,(11):10-12
龙门县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发展旅游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为打造好惠州市这个“后花园”,龙门县要把旅游业当作本县的主导产业并采取系列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用生态、文化优势带动商贸旅游,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生态经济区建设。福建可以借助郑成功这个两岸共同的精神文化纽带,推动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推动经贸合作,加强产业对接,把福建建成山海合作、两岸交流的先行区、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前沿。  相似文献   

10.
邓伟 《老区建设》2006,(10):15-15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电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宜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笔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掀起旅游发展的热潮,从而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产业发展特征、环境与竞争力、体系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原则等调查分析,提出特色康养小镇产业建设要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理念,依托自然环境资源、确立好功能分区,夯实产业基础、拓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巧用本地传统元素、打造小镇特色文化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要转化为招待游客的现实,取决于开发者的开发、利用、创新的力度.文章就如何把妈祖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希望产业,生态旅游业更是欠发达地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省。党代会给上犹发展旅游业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上犹作为四省边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该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笔宝贵的财富,打造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休闲养生后花园。  相似文献   

14.
贵州六盘水过去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典型的以煤炭产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虽然还没有被划归资源枯竭型城市,但鉴于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陷入产业转型的困境,自2005年获得"中国凉都"称号以后六盘水就力求以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式谋求经济转型。文章介绍了六盘水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旅游业所面临的优势与潜力,并找出了六盘水旅游产业所遇到的问题与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阜新服务业的朝阳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凡 《辽宁经济》2004,(12):68-69
阜新作为全国惟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解决好转型向哪里转,即重点发展什么产业、行业的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阜新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使之成为阜新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形象产业,重点接续替代产业,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正确产业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3日颁布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1月1日启动"2011中华文化游",这标志着国家开始整合文化与旅游的战略性资源,全面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不仅是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城市,而且是中西方文化融合最丰富的城市。深圳是一座特殊的城市,30年前的文化沙漠城市,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近年来,在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投资者、城市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旅游业发展中一味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单纯重视经营商的利益而忽视旅游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海洋经济和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滨海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近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生态、区位、资源等优势,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旅游业特别是滨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8年以“阳光海岸、生态日照”为主体形象对外宣传,计划实现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收入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从而进一步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市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是集生产性与社会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服务业。旅游消费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生活需求。特别是当前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十分重视引导和扶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价值及开发潜力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壮大区域经济。泾川县作为一个生态基础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农业县,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兴,则经济兴。旅游业是龙头产业、富民产业、生命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辐射性。江苏旅游资源丰富,对外交流合作密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正在向旅游强省迈进。目前,江苏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5个;旅游度假区26家,其中国家级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