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是一部大思想的百科全书,是对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开拓,是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历史总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一、作者考订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  相似文献   

2.
于铭  杨鹏飞  冮毅 《商业时代》2013,(4):144-145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史记》一书中。《史记》成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时间,但其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比较,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基于此,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两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两位史学大家——司马迁与班固,他们分别著述的《史记》与《汉书》是我国纪传体和断代体史书的滥觞。这其中的《史记·货殖列传》同《汉书·食货志》乃是司马迁和班固在经济思想理论方面的集中论述,反映了他们二人对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4.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格侠  曹婷婷 《商业时代》2012,(35):144-145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经济学鸿篇。他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班固《汉书》的经济思想则蕴含在《食货志》和《货殖传》中。虽然两者的名字接近,但二者的经济思想差异明显。司马迁批评耗财兴利,班固主张足食通货;司马迁主张因欲奔富,讥讽甘守贫贱;班固主张去利存谊,寡欲守贫。对待富豪,司马迁认为富者好德,而班固却认为富者之间也有为富不仁者,因此主张富而教之。  相似文献   

6.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擅击历史 司马迁留下一个辉煌,一个遗憾。辉煌的是《史记》,遗憾的是他把中国历史最早的绝对年代,仅仅上推到公元前841年。这就是说,以本年为界,中华民族有确切编年的历史,只有2841年。而我们常说的“5000年文明史”,还有2159年,尚待科学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商》2015,(4)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文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其中刺客列传篇是列传中的一篇,分别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光辉事迹。"士为知己者死",是知恩图报的升华,也可以说是它的极端形式,这也是《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本文主要解析《史记·刺客列传》中"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沉含义。  相似文献   

9.
漫话商业     
漫话商业刘宝河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这个结论,欧洲人在其一千八百年后才明白。当今,许多人都说:“要想富得快,赶快做买卖”。做买卖的人叫“商人”,做买卖的行业叫“商业”。“商人”从“商国之人”演变...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对理财致富的目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折射出的财富思想对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虽说最终归于失败,但展现给人们的项羽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失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本文通过从历史背景,项羽自身的悲剧色彩和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作者的司马迁等几方面来分析司马迁给项羽立《本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甚至相左。  相似文献   

13.
郑茜 《科技转让集锦》2012,(17):205-205,215
《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是《史记》中流传最广的篇目之一,司马迁通过选取典型事件,描写尖锐的矛盾冲突,提炼精准对话,刻画传神的细节,相互对照衬托以及疏密相间等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货殖列传》在重农抑商的汉代,专门为大商巨贾、贩夫走卒树碑立传,其间所倡导的货殖本位、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对塑造今天的全民创业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到“垓下之围”,司马迁以史学和文学的笔触展示了项羽的人格、才干、成功与失败。然而项羽在鸿门宴中坐失良机,垓下战败后他把个人的荣辱脸面看得比远大的政治目标还重要而一错再错,最终悲惨的“自刎”而死。本文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和“垓下之围”的分析对比,从而展示项羽的悲剧性格及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6.
《货殖列传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编写的《货殖列传》的序文。该文并不纯粹是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人物传记,它的核心是论述经济发展及探讨经济问题。本文从公共政策系统的组成出发,多角度理解《货殖列传序》中体现的公共政策系统及其功能限度,并对如何改进提升当代公共政策系统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之中,朴素的市场经济理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充分体现了他对市场规律及内在运作形式的系统把握.其灵魂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之际,各诸候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相继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了物资做基础,商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在当时,司马迁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史记·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19.
陈平天生就是做丞相的料,他年轻的时候,村里举行活动祭祀土地神,陈平做社宰,负责分割祭祀的肉食,分的非常平均,父老们说:“好啊,陈家这小子做社宰真公平。”陈平说:“唉,要是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史记。陈丞相世家》)司马迁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用小细节折射一个人的形象,这个细节透露出陈平早早具备了做丞相的潜质,处事公平,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商业思想史──桑弘羊的以商致富思想张守军桑弘羊(公元前152——前80年),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即入汉武帝宫廷为侍中(皇帝侍从),由于他善于算经济帐,对钱财出入往来很内行,深得汉武帝赏识,不断被提拔、于公元前110年,升任大司农,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