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绩效预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马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9(8):1-6
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最近实行的新绩效预算改革,包括新绩效预算的主要特征、优点以及作为新绩效预算核心的绩效合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绩效预算对于中国预算改革的借鉴意义以及如何借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绩效理念的深入,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化。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提出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本文以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为切入点,在梳理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前评价开展模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绩效前评价与 相似文献
3.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时代命题。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是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和衡量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从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出发,讨论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衔接的机制,并建立"四循环"机制:全口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与全口径预算循环、外部监督与预算循环、绩效评价与预算循环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循环。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防费预算编制产生了很多问题,预算管理绩效水平明显偏低。因此,要合理借鉴新绩效预算管理的思想,根据国家军事战略,确立新的预算目标,科学改革预算编制体制,强化预算管控,建立有效的预算评价机制,以提升国防预算管理水平。文章阐述了新绩效预算的理念,并分析了新绩效预算给我国国防预算改革的几项启示:统筹好国家军事战略与国防预算之间的关系;确立新的预算目标,重建起预算编制体制;强化预算过程管控,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预算绩效管理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利于推动政府单位创新财务管理,更利于构建全新财务体系,推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提高资金利用率.本文以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及模式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并通过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来进一步探寻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希望能真正推进政府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稳... 相似文献
7.
从预算绩效管理走向绩效预算,是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本文侧重从与西方绩效预算的比较视角,对制约预算绩效管理发展的瓶颈探根溯源,在此基础上介绍河北的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能为各地推进绩效预算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不断探索绩效审计的实践和创新,在独立型绩效审计、结合型绩效审计以及审计流程和技术发展上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随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加速推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已然成为预算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审计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外部主体之一,绩效审计的发展也应从这三方面推进.本文从绩效审计对象全方位、审计流程全过程、审计范围全覆盖这三个维度展开,对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审计体系建设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优先序--兼议绩效预算在中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预算是西方国家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的预算管理模式。但绩效预算的实行需要社会相关制度环境的配套。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施绩效预算的基本条件。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控制取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解决财务合规性问题。待相关条件具备后,再选择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论文从我国高校预算历史发展变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高校实行绩效预算改革的必然性,对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剖析,为我国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零基预算作为一种有效的财政预算编制模式,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我国也开始试行零基预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首先论述了零基预算编制模式以及它在我国实践当中所面临的问题;接着阐述了绩效预算的涵义及其优势;最后指出建立以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方法体系,对零基预算在我国的运行以及发挥财政预算的控制、评估、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Generic budgeting systems such as PPBS and Zero-Based Budgeting (ZBB) are criticized by academics for failing to give consideration to some of the key variables affecting behaviour in budgeting endeavours. Despite this criticism, the literature has devoted little attention to modifications that can be made to make the systems more responsive to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variabl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oversight in regard to ZBB.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discusses ZBB within the context of two variables: (a) the degree of task uncertainty engendered by the system and (b) the character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used to evaluate units that employ ZBB. The paper argues that ZBB materially increases the degree of task uncertainty. Configured with the type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used to evaluate departments employing ZBB, 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increase in task uncertainty creates incentives to engage in dysfunctional behaviour, largely in the form of invalid data reporting.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is problem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general failure of ZBB to lead to large budget re-allocations. 相似文献
15.
论预算管理体系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秀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66-69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现实中的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指出预算管理的功能应当是进行资源配置与信息沟通、预算目标应当与企业战略规划互动并且是现实的、预算管理流程应当主要包括预算的形成、预算调控与修订、预算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绩效预算理论在高校预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支出所导致的产出,新绩效预算则关注支出的最终结果。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应以目标管理和部门预算为支柱,以畅通的信息传导与反馈渠道为保障,以协调发展的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为条件,构建效益分析框架和绩效预算管理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结构的高校绩效预算考评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研究中存在的考评责任主体不明确问题,论文试以高校组织结构为平台,以构建一个闭环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为目标,分别从建立高校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构建高校绩效预算考评指标,制定与考评结果相配套的促进机制三个方面对基于组织结构的高校绩效预算考评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8(10):1-6,15
本文运用凯顿的预算模式理论研究了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主要结论是,中国现阶段仍然应该以建立一种"控制取向"的现代公共预算体制为目标,中国预算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将政治控制与行政控制纳入预算过程.最后,虽然新绩效预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预算模式,但是,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即使对于实行新绩效预算来说,先实行一种"控制取向"的预算体制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a top‐down (TD) versus bottom‐up (BU) orient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budgetary target‐setting process on slack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 We use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explain the outcomes of these alternative budgetary arrangements, and complement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in target setting with a process‐oriented perspective. We develop hypotheses predicting that TD and BU orientations in the subsequent stages of the budgeting proces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managers’ exchang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firm, and their behavioural responses. Using survey evidence from German managers across 127 firms we find that a TD orientation in the issuance of guidelines enhances economic exchange and that a BU orien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budget proposal enhances social exchange, which in turn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lack and higher performanc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