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林业在公共财政建设中的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初,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政府的活动范围应逐步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财政支出“缺位”和“越位”以及工作中的随意性问题。所谓“缺位”是指政府应当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越位”是指政府不应当管的事管了不少。一、公共财政及其供给范围的划分标准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共同需要,由国家凭借公共权利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分配方式。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就是以“市…  相似文献   

2.
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最早于1985年6月4日由7个欧盟国家在卢森堡的一个小城市申根签署,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该协定实现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员自由流通,被人们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宗旨是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信任和透明”。  相似文献   

3.
寒露 《浙江林业》2003,(8):40-40
在“佛宗仙源”浙江天台山的南麓,有座掩映在森森古木之中、被佛教界视为“天台宗”祖庭的隋代名刹——国清寺。寺内梅亭(原为伽蓝殿)前的近墙处,有一株被誉为中华四大古梅之一的老梅树,人称“隋梅”。  相似文献   

4.
鲜人知晓的湖南新邵县,最近因一则“热烈祝贺入选特困地区”的广告,声名远扬了一时间,全国各地网民的“贺电”纷至沓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祝贺官员们能过上好生活,老百姓能休养生息!”之类的评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5.
10月20日至28日,广东省第二届省农运会于江门举行。深圳决定弃权,有官员解释称,自2004年“村改居”完成后,深圳已经没有农民。“我们不搞形式主义,所以不参加。”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22日,54岁的江西省宜春市农民邹生怀与同村三个村民因被人举报“涉嫌盗窃国家保护树种”被逮捕,12月11日在看守所“因病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人称,死者遗体有多处伤痕,他们拍照时手机被警方抢走三次。当地官员要求他们删网帖,“不要破坏宜春市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30年中,哪一种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影响最大?近日,由董辅礽基金会等机构主持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揭晓——148位中国专家票选结果认定,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有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之誉的杜润生及麾下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则被视为此理论的主要贡献人。  相似文献   

8.
新闻月报     
眼下,下岗农民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镇)。由于不加节制的造城、造镇“运动”,迫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而沦为下岗农民。安顿他们远比安顿下岗职工要棘手。后者再怎么地,还可按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而下岗农民,又上哪儿求寻社会救济? 下岗农民批量出现 在城市近郊或中心集镇的周边村落里,因土地被征用,下岗农民正呈批量化生成。问题的出现已引起部分地方官员的关注。只是,问题并非  相似文献   

9.
继续还债     
关军 《中国改革》2010,(1):165-167
这是一个适宜观察中国体育走向的年份——北京奥运会到底会留下什么、改变什么,在2009年大致有了一个轮廓。几乎众望所归的体制转轨,未曾出现任何响动;倒是大江南北的推土机轰鸣,凸显出政府官员们大搞“赛会经济”的亢奋。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6,(1):15
据《人民日报》报道: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日前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将从4个方面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让人人都能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11.
钱学森之问     
《农村工作通讯》2011,(24):38-38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多次谈到的思虑,这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被人称为“钱学森之问”。曾有教育部官员回应“钱学森之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今年的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i00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12.
粮价逆流     
吉林省位于中国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在收获的季节,一眼望不到边的金灿灿的玉米地里,飘荡着成熟的、醉人的“芳香”。而在2008年的初春时节,丰收的喜悦才下心头,价格的“动荡”却上眉梢,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从企业主到种田的老百姓,聊起这些几乎都是“欲说还休”的表情——在全球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
腐败之所以泛滥,原因之一就在于腐败在社会中被视为“正常”。大量的腐败分子并不会遭受社会的责难,形成了一种“腐败的民俗学”。它“容易使人们认为,掌握权力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家庭的利益或他觉得应当忠于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来利用权力”。这意味着,腐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文化”。目前不断出现的“集团性腐败”,  相似文献   

14.
吃东西喝饮料污染地铁环境可能被罚款20元到100元 记者从南京地铁相关部门得知,明年1月1日起,《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一些不文明的举止将被严格禁止,乘客不能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如果以上行为“污染”了地铁环境,都要面临警告或20元至1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焦点访谈》报道了一桩“怪事”——宁夏固原市固原区政府为建“万亩蔬菜示范区”,逼农民大面积种植指定蔬菜品种,最后导致大量农民巨额损失。此事虽“怪”,却有相当的代表性,因为类似的荒唐之事经常在不少地区以不同形式上演,且结果大同小异——政府“引导”演变为官员强制和误导;“帮农”政策竟“害农”、“坑农”。某些基层官员法律意识太差显然是事件发生的重要背景。这些官员要么根本就不懂法,要么懂法而不守法。实际上,某些政府官员过于自负,对经济运行过程缺乏必要的敬畏,是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经济中有太多的…  相似文献   

16.
杜珂 《中国改革》2005,(11):30-31
“年初编预算的时候,今年做的事情比台风还难预测!所以必须把钱藏起来。钱不藏起来,他市长是没法儿当的。”一位来自基层的政府官员,在“公共预算与政府创新”研讨会上用此番话说出了当前公共财政改革遇到的困境。这次研讨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8月16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认为房地产业将持续高涨,市场将继续火爆10年或20年而不衰;也有的人仅看到去年三季度房屋销售下隆,就惊呼“房地产业的冬天来了”,预言北京今年商品要“大量积压”,要用“炸楼”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粮食价格连续上扬将粮食安全这根弦又紧了紧,于是有学者提出粮食安全是公共产品的观点以及用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粮食安全在国外一般没有被纳入公共产品范畴,而笔者认为公共产品理论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很多理论可以解释和支撑公共财政为什么要保障粮食安全。在此,笔者从财政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来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日前由该部和世界银行举办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和中国财政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条件逐步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从4个方面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让人人都能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20.
把公共财政与西方财政、国家财政、“吃饭财政”、绿色财政等数个名词综合在一起,分别从背罱、概念、内涵、目标、本质、数学逻辑等角度加以比较、阐释和分析,从而澄清了人们对公共财政从概念到本质的再认识,使得人们走出对它们认识的误区,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公共财政体制是适合国情的。所以在推进公共财政建设时,需把握好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澄清财政到底是干什么,从根本上表明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需要不断完善、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