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组织农民携手闯市场,让新兴的专业合作社组织取代农民自产自销的传统产销模式,把分散弱小的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产生1+1〉2的效应,为发展农村经济找到了助推器,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2.
3.
《合作经济与科技》1998,(2)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兴办专业合作社和发展龙头企业是重要的实践形式。河北、山东之所以在这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农民成为重要的受益者,赢得广大社员的积极支持和拥护,这是产业化发展的自标。正如陈俊生同志所指出的,任何专业社和龙头企业不给农民带来好处,产业化就没搞好,好处不给农民,产业化就没什么用处。兴办专业社发展龙头企业,把利益返还给农民,办法有两条:一种是增加生产,打开销路,为农民带来收益;一种是把多卖的钱返还给社员。不这么做就不可能与农民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办好合作社。要使农民成为重要受益者,就要实行调动社员积极性的机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就在它实行了"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使农村的发展和前进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个"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实行新机制就要坚持合作制。过去曾把合作社拔高为"全民所有制",后来又定为"集休所有制",实际上台作社既不能搞成"全民制",也不是"集体制",而要坚持"合作制"。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不仅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台"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反映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江苏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6万家,工商登记成员数647.7万户,入社农户比例43.5%,社均登记成员140.9户,出资额967.5亿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走出了一条极具江苏特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成为农村改革创新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5.
只有农民既有领域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又有流通领域的商业经营自主权,农民才能在商品市场上立足,掌握住自己在商品竞争中的命运。流通领域是生产领域的延伸。农业流通领域包括农产品储藏、运输、加工、包装和销售。显然,农民对流通领域的投资,就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并使其增值,消灭工农产品剪刀差,走向富裕。然而,农民要获得这种商业经营自主权,个体力量微不足道.必须组织起来,建立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构成整个社会机体之间的中介入,真正以法人的地位在商品经济竞争的市场中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步伐的加快,情报信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作用和威力也越来越直接、明显。为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情报信息部门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当前农村市场的需求,积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8.
9.
<正>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13亿人,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去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讲了五个问题,食品质量安全是其中的一个。中国散户养殖、散户种植质量难以控制。为什么农民漠视农产品的质量,不仅不维护质量还要掺假?背后就是物质利益。因此,当前核心任务是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利益机制,让农 相似文献
10.
11.
新西兰农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农、畜产品是国家出口贸易的支柱。新西兰发达的农牧业,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以外,发展了100多年的合作社体制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13.
<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大力发展以"三大 相似文献
14.
15.
正我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全境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粮食政策的调整,乡村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6038部队(老人、妇女)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专业合作社 振兴农村合作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业合作社(即专业性合作社)是指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与综合性、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就以农业的商品性生产为基础,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附加价值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