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益  宋洪远 《农村经济》2022,(5):116-124
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SDM)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衰减边界。结果发现:(1)以农业专利衡量的科技创新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地区尤其是技术距离邻近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2)考虑地理区位因素,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都表现的更加突出,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3)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边界,在500公里以内为空间溢出效应的密集区域,超出上述距离范围空间溢出效应迅速衰减直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新贸易理论,在估计1995~2015年38个国家(地区)的农业研发资本存量和统计其农业贸易额的基础上,对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农业领域存在显著的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国内自主农业科研投入仍是各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会弱化农业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农业贸易的大类里,农业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于农产品贸易、农业资本品贸易来说更加明显;在农业贸易领域,发达经济体承担了更多的技术溢出作用。本文研究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技资源水平区域差异及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资源是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本文基于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产生表征农业科技资源水平的综合指数,分析了农业科技资源水平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利用莫兰指数方法,从全局和局部视角分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2010-2017年六大行政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区域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但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以及农业科研投资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本文把中国分为八个农业生态区域,利用1990—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比较了不同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了如何优化配置区域间的农业科研投资,从而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投资的边际经济收益和边际减贫效果都较为显著,但区域间相差悬殊;优化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率和减少贫困人口,但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目标之间有些冲突,需要综合权衡两个目标分配各个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各形态对湖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方法:投影寻踪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农业经济增长、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及各形态存在空间关联性;(2)耕地空间位置相邻性导致耕地利用转型各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还产生了影响相邻县域的溢出效应,即本县域农业经济增长1%,相邻县域农业经济将会增长0.28%;(3)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各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高于隐性转型各形态,显性转型中耕地数量形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分别占到总效应的96.47%、34.97%。研究结论:应在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开展县域间耕地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耕地利用转型各形态对本县域和邻近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经营大户农业科技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江西省吉安市301户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将农业大户的科技溢出效应分为雇佣导致的直接效应与模仿生产行为导致的间接效应。通过计量工具探讨影响水稻种植大户农业科技溢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户雇佣经历与村大户雇佣人数影响显著为正,经营大户的农业科技直接溢出效应明显;村大户种植面积、村大户为农业技术指导员及参加农业技术宣传会影响不显著,经营大户的农业科技间接溢出效应不明显。建议政府通过补贴等财税措施进一步鼓励经营大户雇佣当地居民,强化农业科技直接溢出效应;政府通过改变村技术指导员任命方式与提高其经济补贴改善技术指导效果,通过实施经济激励与改变宣传模式强化技术宣传效果,从而激发农业科技间接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石淑坤 《农业经济》1998,(1):47-47,46
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财务管理初探石淑坤农业科学财务管理是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科研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农业科研财务管理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对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集,预算分配和监督的全过程,其任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状况对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对政府部门属农业科研机构的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规模报酬以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包含科技人员、科技经费及科技成果在内的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中的超效率模型测算全国32个省份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机构(含直辖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果]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81,科技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机构学科领域分,水产学学科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2.867 9);按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渔业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1.901 1)。各省(市、区)农、林、牧、渔业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运行效率值大于1的有天津、吉林、贵州、宁夏、北京、辽宁。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是0.686,规模收益递减的省(市、区)占87%。[结论]DEA非效率地区所占比例较大,技术效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地区占56%,地区规模效率的提升可以依靠加大科研投入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合理调控种植业科研机构的发展规模的同时优化其科技人员结构。通过开展农业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来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同时应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实现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印度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归功于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印度的农业科技体制大体包括中央政府机构、邦政府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和组织,其运行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和地方的各种研究、教育、推广机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合作,运行效率较高。印度对从事农业研究和推广的科研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印度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经验是:实行农业科技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紧密结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农业科研任务,重视和鼓励私营部门参与。  相似文献   

10.
李秉乾 《农业经济》1995,(11):17-19,4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迅速发展高效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苛求,加强省级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势在必行。众所周知,现存的农业体制布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从它总体上讲,对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格局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存在诸多弊端,有碍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应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科技发展自身规律新型体制,才能实现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高效运转机制,发挥地方农业科研为社会服务的整体功能。现就辽宁省农业科研体制建设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浓缩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应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途径是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率.在当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中,农业科技档案的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连续不断的向广大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传递农业信息,直接为农村和广大农民生产经营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研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实践证明,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知识经验等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简洁途径,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指引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与进展。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使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1979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开始了农业科技调整改革,提出了整顿农业科研机构,确定不同层次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基本任务与方向的要求,逐步形成专业、布局合理的农业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文章以中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用熵值法测算了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回归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间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差异,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影响程度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因此,应加大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各地区资源要素的配置和联动,加快农业技术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琳 《南方农村》2012,28(7):11-13
本文运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利用1994—2008的统计数据,对广东农业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著影响;农业科研机构数、农业科研课题投入经费以及科研课题数无显著影响。改变目前农业科技投入方式,将科研机构的体制创新与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结合;将金融创新模式纳入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推理出的命题假设为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和空间上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农业水利化和城市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财政支出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几乎尚未形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各地区农业发展政策之间的协调,又要加强农业区域规划的配套体系建设;不但关注短期效果,更要思考如何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绩效管理理念热潮的带动下,我国一些科研机构逐步开展了绩效管理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本文对农业农村部直属的三家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农业科研创新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农业科研机构的绩效管理发展建议,旨在促进农业科研机构更好地利用绩效管理工具,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不仅是我省过去、现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而且它还将是我省未来农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由于农业科研成果是一种特殊产品 ,是全社会都能从中受益的公共产品 ,加上农业科技供需市场调节失效、私营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等非政府部门不可能为农业科技的许多领域提供足够的科技投资 ,所以经济学家以公共产品的经济理论为依据 ,提出政府必须负担起农业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就我省农业科研机构的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等投入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农业事业费投入比较分析   1 988年财…  相似文献   

18.
涂爽  徐芳 《农村经济》2020,(8):109-117
本文基于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一是农业经济增长因产出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环境污染产生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与污染物要素投入指标的选取而异;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污染性要素投入指标正相关,产业结构同污染指标负相关;三是农业经济增长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化肥流失量的空间溢出弹性是直接效应弹性的6.46倍,农药流失量的空间溢出弹性同直接效应几乎相当,塑料薄膜残留量的空间溢出弹性仅为直接效应弹性的0.498;四是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业机械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这可能是导致其对农业环境污染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本文的政策意涵: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农业环境污染监测指标体系,提高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水平,构建区域农业环境治理的联合机制,开展区域间的诸如品种研发、技术开发、农业机械服务外包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地区间的技术共享、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形成和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地区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中国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佩民,安成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我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队伍已初具规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基...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通过以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进行农业科技推广.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把农业科技作为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一、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技科研与推广机构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环境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分离,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由于科技供给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经济利益脱节,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由于体系不畅,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往往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不需要,造成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