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全行业增长乏力、竞争激烈。未来一段时间,重型装备制造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成为常态,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市场需求不振,工业品价格仍将下跌,企业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高、销路不畅、资金周转压力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行业进入调整期。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简称"一重股份")是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从盈亏平衡点分析入手,揭示困扰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的问题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棉花加工企业飞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棉花行业作为棉纺行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正处于整合时期。未来的棉机制造业将向制造精密化、一站式服务标准化、技术市场全球化、企业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棉花加工企业飞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棉花行业作为棉纺行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正处于整合时期。未来的棉机制造业将向制造精密化、一站式服务标准化、技术市场全球化、企业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的红色警报开始拉响,如何抑制产能过剩产业的继续扩张,已成为中央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土地是承载产业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必然对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产能过剩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实证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在认识产能过剩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产能过剩的诱因,着重研究国土资源管理与产能过剩的内在联系,提出通过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来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产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十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但仍然处在成长期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出现了"未熟先衰"、"产能过剩"问题,所以探讨产能"过剩"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奉行出口导向和大力引进外资的发展战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初具规模。据统计,中国制造业现居世界第四,不少西方媒体因此认为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中心”,世界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国内的很多媒体也大肆宣传“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那么,中国真的已是世界制造中心了吗?在沉湎于媒体对中国的吹捧之前,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制造业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我国应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遇,搭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快车,创新思维,认清"互联网+"本质,把握"互联网+"时代新特征,助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孙歌悦 《山西农经》2017,(13):107-108
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钢铁逐渐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密集的钢铁产业面临着经营困难,销售盈利出现一定的困难。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着力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兼并重组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及扩大国际影响力。而此次宝钢武钢合并就是基于我国"三去一补"的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大幅度提高我国钢铁巨头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产业龙头,不断创新、投资、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钢铁央企,有效的解决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钢铁产业后劲不足的困难。二者合并更大的意义是,为行业开创了一个超大型企业合并的先例,合并后一个拥有6 000万年产能的"中国神钢"诞生在即,同时也将导致接下来的几年内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掀起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9.
信息瞭望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  相似文献   

10.
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和小额分散的信贷原则,加强改革创新,提高贷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必由之路银行风险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的持续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光伏、钢铁、造船为代表的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银行的信贷资产和行业风险受到较大挑战。与东部沿海发达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国际能源需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煤炭行业进入到新一轮的低谷时期。国内煤炭企业均面临有非常大的生存压力,全面实现"提质增效"成为了众多煤矿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煤矿历史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煤矿企业要全面实现员工的合理安置难度非常大。文中从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背景分析入手,探究了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难点与风险,并针对性提出了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然而,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升级版"必须应对的重大考验。如何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如何化解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产能过剩:我国经济发展之"癌"工信部9月2日公布了2013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全国67家企业,淘汰项目全部  相似文献   

13.
从短缺到平衡,从平衡到过剩,中国化肥行业走过了一条“突飞猛进”的道路。 “10年前,我们呼唤中国化肥工业快速发展,而现在,过剩的产能已经快让化肥产业陷入一场灾难。”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说。从2008年开始,一批中小化肥企业正在行业困境中以不同的形式悲壮谢幕。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淘汰产能的规划目标中,化肥成为石化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造船业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航运业、渔业、海洋工程的基础,是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前置条件。由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近年来国际造船中心进一步向东亚及我国转移,台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型船舶制造中心,而临海因拥有丰富的岸线等优势,占台州造船业的35%的份额,“三分天下占其一”。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成功之道。中国自1996年前后,多个行业逐步由"产品稀缺时代"进入"产能过剩时代";20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进一步导致了更多行业的产能过剩。在基础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升级悄然成为时代趋势。在2015年、2016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均出现了18次以上,"升级"一词均出现了10次以上。可以说,近20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近10年,是一个产能不断过剩、物质不断丰富、消费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中国着力于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文章选取2010-2015年在沪深上市的101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及供应商承担社会责任正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对员工和顾客承担社会责任负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非国有制造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显著影响企业成长绩效。据此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积极引导与鼓励,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企业要与员工建立伙伴关系,关注员工福利,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给顾客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更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制造业向全球化协作生产方式演变。产业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高素质产业人才匮乏,导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体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加快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依托产品展开服务构筑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有效促进服务与制造融合等3条体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制造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风险提示     
关注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今年上半年以来,包括银监会、工信部在内的诸多部委多次强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在5月13日国务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强调"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硬任务",足见产能过剩形势的严峻。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产能过剩呈现出"普遍性、全方位"的特点,不仅是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新兴产  相似文献   

19.
正债转股可以成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方式之一。与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轮债转股相比,"市场化"将可能是此轮债转股的最大不同。本轮债转股的目标实现,可以引导充实的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同时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的巨大变革,但也可能再次诱发道德风险,债转股演变成逃债盛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上市企业的"在险债务"已经高达14%。而这部分潜在的问题债务风险,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采矿业和钢铁业等产能过剩部门。中国可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有五大原因:一是成本因素。中国有很多产业的制造成本比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要低。二是市场因素。如果某一产业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市场,该产业的大企业就一定会到中国投资。三是周期因素。例如,IT产业就带有明显的周期因素,该行业等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