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像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于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的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代表了遥感定量化的发展方向。成像光谱技术提供的连续窄波段成像技术,使它在地质填图、精细农业、资源调查等定量遥感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土地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成像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利用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推动,运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动态变化,已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阐释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内涵、作用及技术方法,揭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现实困境,希望新时代土地整治国家需求,提升遥感监测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领域上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非成像地面高光谱和成像高光谱技术在森林病虫害应用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研究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及其未来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包括机载系统在内的遥感技术是完成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的基本手段。基于我国土地利用监测任务的艰巨性和提交成果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应该是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调查、抽样调查在内的综合方法。通过整体布局、合理配置形成有机的技术体系,融合各种手段的优势,达到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随着卫星遥感资料分辨力的提高,将扩大它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份额  相似文献   

6.
高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是地质找矿和蚀变矿物填图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基于现有的机载HyMap高光谱遥感影像模拟的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分析、降噪、端元提取、蚀变矿物填图等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实验区线性构造,对实验区进行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找矿应用初探,提取的蚀变矿物组合分布区,可以作为靶区开展进一步预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快速定位、定性与定量监测 ,解决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和土地生态管护需求差距的技术难关 ,全面、及时地掌握环北京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该研究以环北京地区为例 ,首先对环北京地区进行生态分区 ,确定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 ,采取试点研究与工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研制了监测的总体技术流程 ,并探讨了监测工程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首先涉及图像类型、时相的选择和图像预处理工作,概述了近十多年以来所使用的常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法及发展的一些新型分类器。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概查、详查,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发展过程及当前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管理的现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能满足土地日常管理的需要.因此,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化服务,已日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变化显著。研究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是当前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回顾,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的数据源、特征量及分类算法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首先从遥感数据源方面,水稻面积监测主要采用多光谱光学影像,同时高光谱数据和雷达数据也正逐步推广应用。其次从遥感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特征量方面,包括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智能化分类算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及随机森林算法)、面向对象分类、多时相植被指数法及综合提取算法等分类方法,其主要对应的特征量各有差异。最后,结合我国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的实际状况,提出构建全国长时间序列水稻物候历和高时空分辨率时序NDVI数据集,大力发展基于多时相遥感分类方法和建立分层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以及加强水稻种植北界、种植重心迁移等动态变化监测研究的建议,推动我国水稻遥感动态监测和农业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物光谱数据是遥感技术之基础资料,是建立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关系的桥梁;在对遥感机理和地物光谱理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思想探讨遥感影像光谱与实测相应地物光谱的耦合程度,两者的相关系数ρ=0.8689,相关性较好,因此可以将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影像光谱值代替实测地物的光谱值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2002年立项课题“稻麦品质遥感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课题在稻麦品质遥感监测与预报理论设计研究上取得突破进展,稻麦品质遥感技术进入应用阶段。 该课题已完成了稻麦卫星品质遥感的试验设计与数据获取、冬小麦品质遥感的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获取;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改进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水平,要坚持发展科技创新支撑的作用,强化遥感监测、信息化等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在分析当前土地执法监察中传统地面土地执法巡查面临的困境之后,针对多源遥感技术在动态土地执法巡查中具备实现巡查范围全域无缝可分级、实现动态土地巡查快速定位与定性、实现订制化评价式的土地巡查,未来应着眼土地执法需求,优化配置多源遥感资源,进一步深化人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科学高效地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光谱遥感数据量大、运算时间长的问题,探讨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策略,研究并行处理技术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模式,并以高光谱遥感中的主成分分析算法为例,对该算法进行并行优化,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实验数据表明,采用并行处理方式对解决海量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尺度变化对油菜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是遥感估产的基础工作之一,监测结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随着多光谱和多空间分辨率数据集的日益普遍,多尺度遥感数据源的综合应用是进行大范围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的必然趋势,因此尺度变化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精度影响的研究势在必行。该研究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油菜种植面积提取,对其提取结果进行基于简单多数原则的尺度转化,得到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提取结果,通过与地面实测样方数据构建误差矩阵进行精度分析,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影响。运用多种精度评价指标,从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监测方法、不同遥感监测时相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测量中的尺度效应问题。为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的数据选择和精度保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为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专门设立了“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本文在“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的目标和监测内容;探讨了体系建设的框架、技术路线和方法,并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将采用卫星遥感技术重点监督国家级各类开发区,监测开发区规划执行情况以及扩展情况、土地利用结构、房地产开发以及闲置用地情况。从国土资源全国厅局长会议上了解到,近期将结合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清理开发区等有关工作,开展全国国家级开发区遥感监测,制作1∶5000遥感正射影像图,监测国家级开发区规划执行情况以及扩展情况、土地利用结构、房地产开发以及闲置用地情况,并结合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全面分析开发区建设用地管理状况。(摘自中国房地产信息网)中国将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督开发区的用地情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粮食结构转型,运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探索草地系统规范的认知理论和遥感解译框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标准光谱端元空间或是突破传统遥感技术壁垒实现草地系统认知规范的关键;基于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构建多光谱—高光谱两个尺度的标准光谱端元空间,并开展草原类型多级嵌套分类实验。研究结果:提出草地系统认知理论框架和基于标准光谱端元空间的光谱融合量化策略,并在中国—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三个尺度的草地类型多级嵌套遥感分类实验中取得较好的结果。研究结论:基于标准光谱端元空间的光谱融合量化策略有利于构建稳定、具有专业概念支撑的解译框架,配合多级嵌套的分类结构能够实现草地系统认知框架下光谱数据的规范,从而支撑不同等级的应用和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NOAA/AVHRR资料在陕西省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监督分类和阚值判别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不同地物的地表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NOAA/AVHRR各个季相的晴空资料分别进行了计算NDVI与判别分类,制作了陕西省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图,探索了一种通过NOAA资料进行宏观的土地覆盖分类的方法。此外,提出的用于遥感图像精校正的火点定位法,解决了地面控制点与遥感图像像元的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系统地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农业资源台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数据源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了当前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1)农业资源台账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资源清单、农业资源评价两个方面,具有空间与时间两种属性。(2)农业遥感数据源向着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其监测技术向着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应用、智能分类、多维海量数据高效计算的方向发展。(3)遥感技术可对农业资源清单中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信息进行获取,对农业资源组分评价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评价也有很大潜力。结论 总的来看,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内容不断丰富,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其应用潜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高效开展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