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在结构上以传统产业型、旅游型为主,在空间上呈现南多北少、南强北弱的特点。特色小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三生”融合不够充分、专业运作人才匮乏、建设规划不完善、融资瓶颈难以打破等问题,尚不能达到高质量发展要求标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推动安徽省特色小镇发展提质增速,应以品牌驱动产业集聚、以市场主导管理运营、建立健全人才支撑体系、创新建设融资方式、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作为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和协同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方式,从现实经济发展效果层面来看,已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很可能是未来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模式。为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小镇科学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文章以郴州市栖凤渡特色农业小镇为样本,分析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5.
特色小镇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积极探索,但特色小镇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面临同质化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巢湖三瓜公社为例,基于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研究,探讨三瓜公社在特色产业、旅游开发、创新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对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在全国的发展呈现出"多而不精"的状态。相比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更多困难。以安徽省芜湖县殷港小镇为例,从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差异、存在问题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8.
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吉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45-151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文章从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了全国及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大同市在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政策支撑、思想意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培育八种特色模式,以期能为推动大同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给予有益启发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以青岛海青茶园小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问题》2017,(3)
本文在对我国小镇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小城镇的"海青模式"。该研究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彰显本土特色、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产城融合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为农村的变化,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事物具有两面性。由于教育、文化、技能、素质等因素,使得失地农民在方兴未艾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稳定适宜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简述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浅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内在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