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试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政策: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土地使用权归农民。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产权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家庭承包基础上,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和转让,即农村土地资产的配置过程。只有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才能使土地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同其它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本文试就农村土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通过对四川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研究,认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出现,既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概括了目前四川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呈现出的特点及效果,揭示了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新问题。强调土地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农民长远利益的大事,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为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在较大范围和数量上出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上是健康的,使许多农民的承包土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土地有效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经济出现了良性循环,农村和农民的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芙 《农业经济》2005,(11):28-28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就是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形式。在新的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转出一片艳阳天——射阳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规模农业植根于土地,依赖于土地,必须全力做活流转文章.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料,农民财富积累的源泉,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稳妥、适度、规范的思路,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因素还不少,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高效规模农业还有很多问题必须在实践中解决.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目前,随着土地承包权的稳定和使用权的放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会逐渐扩大,那些有稳定经营收人的农民会逐步从农村土地经营中分离出来,务工经商;还有一些种田能手急需获得更多的农用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农户或经济组织只是转让土地使用权,仍保留承包权。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势在必行。2002年8月南通市对100村的土地流转情况作了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土地流转还刚刚开始,流转过程中的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协调、规范,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过程划分为初次流转和再流转。初次流转指土地使用权在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转移,这一过程已经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推行而基本结束;再流转则指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转移,它是在农村土地上寻求生产力诸要素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设有如下变量:y——农村土地使用权再流转率(转包土地数/土地总数×100%);x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再就业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而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不同的进入能力,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突破了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个单一层面的研究现状,提出适用于不同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参与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近年来,由于农业逐步成为投资的新领域,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再就业职工等纷纷进入农业领域创业开发,扩大了对流转土地的需求,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而且这种流转特征非常鲜明:一是土地流转地域扩大化。过去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民非农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的大中城市郊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因就…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 ,当前要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存在着不少限制因素。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还必须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权能、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两个互动的基本点:一方面,农民增收会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另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以来,为了加快县级综合改革步伐,我们对农用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多来,全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80200亩,其中拍卖26200亩,联营21781亩,出租32219亩。一、调查研究,大胆决策。为了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市委针对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派出一名副书记带领有关部门的领导到外省考察学习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验。考察回来后,市委、市政府组织联合调查组分别到各乡镇就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迫切需要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希望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在全市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是基于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提出的长期性政策,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关系到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本质是让渡土地的使用价值。当前我国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过程中,在土地要素活力、土地流转主体、商业资本注入、农民土地思想以及土地流转利益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开展。因此,本文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土地流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土地延包 30年以后,稳定了农户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使得种植结构难调整,农民很难实现增收。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深入到村户调查研究,最后确定了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转机制。即村集体反租农户的土地,按协议规定给流转户一定补偿,集体再统一重新发包。这样既调整了种植结构,又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也消除了农民怕丢失承包权的顾虑。 2000年,这个镇共反租农民土地 2 000亩,发展冬暖式大棚 4…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杨学成,曾启土地流转即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企业或农户)之间的流动和转让。本文论及的范围仅限于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流转问题。除了有特别指出的外,“土地流转”系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一、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选择:计...  相似文献   

19.
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为了进一步做好新阶段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中央发出了通知。为方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掌握通知精神,本刊特此刊发通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原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之上 ,认为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并结合我国的农村的实际情况 ,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