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施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可提高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小区试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的早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2.6~46kg,增产4.3%~9.1%,晚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1.3~28.9kg,增4.6%~6.1%,增产效果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全年可增加纯收入96元/667m2。  相似文献   

2.
毕伟  杨汝福  杨宗飞 《农家之友》2009,(25):48-50,5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阐明了在土壤偏酸、有效S31.94mg/kg条件下,双低优质油菜作物施硫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效果,施S对增加单株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角果籽粒数、千粒重、叶色深度、株高、穗位高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对生育期影响较小;增产增值因用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增5.83~15.83kg/667m2、增产3.89%~10.56%,投入产出比2.79~3.89;优质油菜对S元素需求量较大,一季约消耗土壤S1.305kg/667m2、施S对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协调平衡高均有较好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水稻专用有机液肥"稻丰灵"在晚稻喷施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喷"稻丰灵"50ml后,对水稻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都有显著影响。株高平均增加6.9cm,茎秆平均增粗0.9mm。叶面积平均增加5.82cm2,绿叶片平均增0.28叶,提高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和对纹枯病的抗性。穗型大、穗长、单穗重,总粒数增加,其中青粒率、秕谷率下降,千粒重增加,每亩增产41.0~78.4kg,平均增61.0kg,增幅达7.8%~19.3%。  相似文献   

4.
油用牡丹紫斑丹品种产地在我国陕西、甘肃及河南省西部,种类是西北品种群,花瓣基部以具有黑紫斑、棕褐斑、紫红斑为其特点,紫斑牡丹株高可达1.8m左右,是一种优良木本油料植物。耐干旱、痟薄、盐碱,抗寒能力强,适应范围广,可结籽,也可观花,种一昔可收益50年以上,在会泽多乡镇引入种植探索已7年之多,种植面积已达333.3hm~2,2017年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种植三年平均667m~2产250kg,按市场价20元/kg计算,平均667m~2产值5 000元,第四年350kg/667m~2,平均667m~2产7 000元,第五年667m~2产500kg,平均667m~2产值10 000元,本文就土壤选择,施肥、合理浇水、整形修剪,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初探技术总结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番茄每667m2增施生物有机肥75kg配合常规施肥,可明显促进植物营养生长、极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产投比例。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5年渔民收入及渔业生产情况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05年渔民收入情况预测通过对全国渔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近年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和劳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劳均纯收入增幅高于人均纯收入增幅。据统计,2002年至2004年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8%、2.75%和5.20%,平均为3.08%。预计200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为5628元。2  相似文献   

7.
张颖  ;秦雪娥 《山西农经》2014,(4):123-123
山西省壶关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以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通过调查表明,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地块,每667m2均节省化肥1.5kg(折纯),每667m2均节本8元,总节省化肥76.5万kg,总节本408万元。让农民切身体会到测土配方施肥实际效果,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变成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8.
<正> 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002年我们种养殖实验组,在0.487hm~2的稻田中进行鱼鸭生态养殖试验,共投放鱼种219.2kg,蛋鸭500只进行饲养。经140天的精心管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0月30日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结果:共产鲜鱼1931.8kg,产鸭蛋2587.5kg,产稻谷4592kg。总产值36915.8元,纯收入21188.9元;平均每亩667m~2产值5056.9元,纯收入2902.6元,比对照田增收  相似文献   

9.
<正> 1、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发塘池面积一般为1300—2000m~2;水深1.5m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无杂草,每667m~2用125—150kg 生石灰消毒。鱼苗下塘前一星期先注水50cm,每667m~2施发酵人畜粪250—400kg。一星期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表示已是轮虫高峰期,这是鱼苗下塘的适口饵料。如因故鱼苗未到,可用1ppm 敌百虫(晶体)全池泼洒,杀死大型浮游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采用高密度立体精养青虾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月中、下旬放养虾苗,11月中、下旬起捕。每667m~2产100kg以上。由于成虾规格大,售价高。每667m~2产值达7000元左右,比一般养殖效益高2—3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云南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06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90.9亿元,比年初增222.8亿元,增幅达29%;各项贷款余额635.9亿元,比年初增118.9亿元,增幅达23%;存贷款均比改革前的2003年末翻了一番,远高于同期全省金融机构平均增长水平;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不良贷款(按四级分类)占比8.2%,资本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不同典型农业生产区玉米施肥现状及增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研2017年河南省不同典型农业生产区玉米的施肥现状,发现河南省玉米种植效益普遍较低主要与化肥不合理施用相关,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以获得最大增产。[方法]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河南省禹州、长葛(两个粮食作物种植区)、杞县(一个经济作物种植区)3个典型农业经济区域作为调查地点,共调查了828家农户玉米的产量、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结果]河南省粮作区玉米产量为4 500.00~10 500.00kg/hm~2,养分投入量为90.00~1 249.00kg/hm~2,且仅有单质肥料和复合肥的投入,禹州、长葛两地粮作区平均PFP分别为19.18%和22.46%,、增产潜力分别为23%和26%;杞县经作区玉米产量在4 731.00~11 320.00kg/hm~2,养分投入量为0.00~1 206.00kg/hm~2。经作区有机肥的投入,使其肥料种类相对较多,该区域平均PFP为31.19%,平均增产潜力为34%。[结论]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粮作区玉米种植可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量,降低基追比,增施磷钾肥,改进后玉米有20%~30%的增产潜力;经作区玉米种植严格把控氮磷钾的配施,增施有机肥,增加基肥种类,改进后玉米有30%~40%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赤湖渔场现有精养池1200亩,湖泊8000亩。去年,该场总产成鱼1500吨,增产400吨,增幅67%,产河蟹20吨,黄鳝10吨,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果,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过去几年,该场成鱼单产一直徘徊在400—500kg,花白鲢产量比例达70%左右,养殖效益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早稻,在我县的临桂镇花堽村委陆家村进行了水稻秸杆不同碳氮比调节还田比较效果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不同碳氮比调节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量且碳氮比为40:1的增产明显。稻草全量还田的小区,亩产分别为422公斤(处理2)、434公斤(处理3)、454公斤(处理4),比对照高6.0%以上,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四(碳氮比40:1)比处理3(碳氮比25:1)增产4.6%,达到极显著水平。建议以后稻草全量还田配施尿素7.5公斤,以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乌鳢又名乌鱼、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它生长快,对水质、水温、溶氧的适应性强,活鱼运输方便。1999年,丰南市西河渔场进行了乌鳢的精养试验,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纯效益10000元/667m~2,且用乌鳢池肥水养花白鲢,增加了效益。现将乌鳢精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池塘准备: 1 池塘条件:乌鳢池宜小,一般为667m~2左右,旁边配有6670m~2左右的  相似文献   

16.
<正>1.基本目标1.1产量目标果实商品率≥90%;单位面积产量≥1500kg·(667m~2)-11.2成本目标≤3000元·(667m~2)-11.3用工目标≤40工·(667m~2)-1(仅指田间用工)2.质量标准栽培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肥料、农药使用要求;果实重量≥1千克;果皮坚硬(指甲按不进  相似文献   

17.
盛世危言     
<正>去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出喜讯: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实际增幅达6%以上。与此同时,林、牧、渔各业稳步发展,民生条件改善,农业基  相似文献   

18.
玉米肥团育苗移栽技术具有省种、省肥、省工,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海拔1000m以上山区年推广达3440hm2,平均产量6130kg/hm2,比CK增产52.5%,新增玉米725.8万kg,新增经济收入1268.67万元,对其技术应用及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指导玉米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晚稻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增效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秸秆腐熟还田综合技术,化肥利用率能提高1.1~3%,每667m~2均增产19.07kg,并能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为尽快扭转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局面,破解农村发展项目、资金、人才的"瓶颈",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2009年开始,主动对接建湖县颜单镇三虹村,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抓手,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种植有机稻米2200多亩,户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18500元增加到26800元,增幅达45%。科技引领、携手共建在三虹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