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新增加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会计基本要素。利得与损失不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而是着眼于企业边缘性、偶发性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权益变动,它们与收入和费用的最大区别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利得和损失可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前者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后者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3.
从利润的定义来看,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没有考虑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对利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润和损失的内容和性质之后指出,在全面收益观下,上述会计等式的表达式改为"收入-费用 利得-损失=收益"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出售。新会计准则在“营业外收入”科目的核算内容中规定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计入该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核算内容中规定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失计入该科目。但笔者认为固定资产出售的利得和损失应该计入当期损益.但不适合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而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利得"与"损失"的概念.如何理解利得与损失,如何区别与其相近的诸如非常损失、营业外收入与支出,投资收益属于收入还是利得?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概念的比较,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第9页通过举例明确:"企业当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以及处置固定资产、债务重组等发生的利得或损失,均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而第171页"收入、费用和利润"一章中又指出:"工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  相似文献   

7.
对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利润的定义来看,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没有考虑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对利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润和损失的内容和性质之后指出,在全面收益观下,上述会计等式的表达式改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收益”更合适。  相似文献   

8.
一、利润表变化(一)六大会计要素作出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  相似文献   

9.
罗忠 《价值工程》2011,30(34):264-264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新的概念,本文对于它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试图进行一个系统的阐述,并将之与收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也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对有关各方作出理性的预测和决策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在具体准则中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准则规定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文章指出依据具体的实务此账务处理存在一定不妥,并根据有关准则规定及利得损失的理解,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核算展开了相关论述,提出了投资性房地产处置净损益应属于利得和损失而不属于收入和成本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主要有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四种情形.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和转让产生的处置收入符合收入准则规定,应当作为企业收入处理;投资性房地产报废和毁损产生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实质是企业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列入营业外收支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或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也应一并调整处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把我国资本公积列报内容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指出我国目前资本公积列报的内容混淆"资本公积"与"利得损失"之间的界限,较为杂乱无章,需要进行改革。在论述资本公积项目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递延收益"列报在所有者权益中,"专项储备"列报在负债中",资本公积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分别列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得与损失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容易和收入与费用相混淆.本文主要对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利得和损失概述利得是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利得和收入一起构成了企业收益的有利项目。损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损失和费用一起构成企业收益的不利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也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对有关各方作出理性的预测和决策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准则将资本公积重新定义为: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符合该定义的才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予以计量。新准则下资本公积只设两个二级科目,即"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分别核算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核算内容与以往的会计准则、制度相同。"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内容具体包括:可供出售金融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递延收益"科目被划为负债类科目,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不妥,递延收益应该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同时,文章提出了加快利得与损失会计理论研究,在政府补助会计方面体现中国特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谈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上的不足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资焱 《会计之友》2008,(12):63-64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明确各自的核算科目,对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理性地作出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永海 《企业导报》2011,(4):148-149
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