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试析我国国债负担率的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我国名义国债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经济增长,长此下去必须加重债务负担,积聚债务风险。所以,沿用赤字→债务→赤字思路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适时转向。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控制赤字率,逐步降低国债利率是减轻国债负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债规模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目前常用的国债概念,虽然不能反映我国实际的最终必须由政府财政负担的国债规模。由于财政制度的不同,我国与国外在各种债务负担方面的指标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庞大的国债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国债风险。进行国债结构的调整,是防范国债风险和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及效果发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大类,即绝对量指标体系和相对量指标体系。从绝对量指标看,自1981年该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曰趋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从相对量指标看,我国国债规模陷入了“财政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之中。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和判断我国国债规模的大小,除了利用上述指标分析方法以外,更要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国债规模空前扩大,于是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国债的应债能力和偿债能力两类指标体系出发,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债的规模及其经济负担,并运用国债预测模型对我国未来二十年的国债负担率作了动态预测,揭示出我国国债仍有巨大的潜力,说明我国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积极财政政策从1998年实施至今,效果显著。但面对日益扩大的国债规模,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惊呼会带来财政风险,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等副产品,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看,我国国债的增发尚存较大的空间,积极财政政策短期内不会也不宜淡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大,积极的财政政策初显成效。本文引用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财政扩张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发国债促进社会投资的增加。但一些学者认为国债的发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以国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国债发行不会对民间资本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由于我国国债投资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因而对民间投资具有“挤进效应”。  相似文献   

8.
政府债务融资在启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复苏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民经济大局看,我国国债规模尚有较大扩展余地,但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负担又十分沉重。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振兴国家财政,优化国债结构。  相似文献   

9.
积极财政政策中的国债发展战略目标应为以建立国债专项预算为核心,以提升国债增量品种和规模为基础,以提高国债利用效率为重点,以配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和平衡政府财政收支为两冀目标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债规模投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加大,国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在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依靠国债积累率,进一步说是依靠国债规模投资的推动。本在重点分析国债规模投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为抵御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连续四年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效显。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于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众说纷坛。究竟“是否应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为争论的焦点。本着眼于我国国债投资政策实施的现实状况,结合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国债投资政策的利弊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国债投资政策宜进不宜退。  相似文献   

12.
减税与增发国债都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以增发国债为手段的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面临国债投资效益递减、并可能导致未来经济陷入“滞胀”的情况下,将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方向和新手段,是明智而现实的选择。目前适度减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明确减负是减税的真正含义;二是减税应与改革和完善现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相结合;三是明确农村税费改革与逐步免除农业税费是减税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热,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债发行还存在负担和限度问题,因此,我们在发行国债的同时,还要加强国债管理,增收节支,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增强国债的偿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单纯依靠增发国债而忽视了另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减税政策的实施。笔认为,大规模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不应长期实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适度减缓国债的增发额度,强化减税政策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国债发行已产生显著的货币供给量倍数扩张效应。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并正确运用国债发行这一调控工具,把它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调控宏观经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积极财政政策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中必须要有货币供给的相应增加。增发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受制于三个因素:⑴国债的购买主体;⑵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环境;⑶经济发展的阶段即经济是处于萧条期、复苏期还是繁荣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货币供给有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7.
国债市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国债政策既能与财政政策相配合,又可与货币政策相搭配,本把国债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来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发展关系的研究,洞察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投资偏向,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动态,探索进一步发展我国国债市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债务依存度、债务总规模和政府的隐性债务等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现有国债规模适度,发债空间有限。国债政策效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注意防范国债的挤出效应和规避财政风险。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应是减税以刺激民间投资需求;加强项目监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税式支出应重点放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上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积极财政政策基要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中必须要有货币供给的相应增加。增发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受制于三个因素:(1)国债的购买主体;(2)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环境;(3)经济发展的阶段即经济是处于萧条期、复苏期还是繁荣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货币供给有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中的国债发展战略目标应为以建立国债专项预算为核心 ,以提升国债增量品种和规模为基础 ,以提高国债利用效率为重点 ,以配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和平衡政府财政收支为两翼目标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