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工潮”,打工族矣。翻开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们是这样注释“民工”一词的:在政府的动员或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然而,今天芸芸打工仔、打工妹们,无论规模、流向,还是供职、价值取向,已不是昔日“民工”的传统概念。或许,正是由于第一印象效应,或许因为“民工潮”利敝皆存,使我们这个希望民工流动,但真正流动起来又准备不足的社会一片哗然,沸沸扬扬,亦喜亦忧。一、“民工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民工潮”,近年来却悄然退去,演变成了令人震惊的“民工荒”。原因究竟何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进城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能力,“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来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善待民工,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才能营造出一个留住民工的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静 《致富时代》2011,(10):17-17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他省市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是用工制度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所谓的“民工荒”。该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解读,这与目前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春运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成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关注的问题,今年的春运更是异乎寻常的紧张。导致客流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加太快,民工潮对整个春运形成巨大的压力。民工激增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民工一年比一年多,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比较收益降低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这可以由以下两方面来说明。一是今年普遍反映民工外出的格外早,民工热来得快,民工数量激增。往年民工一般是过完元宵节之后才外出打工,今年农历初五之后民工就纷纷外出,使民工潮来得格外的早。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1993年农副产品涨价却为民工的激增提供了佐证。1993年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放开之后,下半年  相似文献   

5.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的劳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工权益的缺失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民工权益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办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80年代的改革释放了当初被严重束缚在农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得以从农村走出来,以农民工的身份走向城市,一时间神州大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劳动力,“民工潮”一时兴起。一直被认为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却在21世纪的头几年(确切地说应该是2003年)出现了短缺现象.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已经存在了一年多的”民工荒”问题.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两会“上,改善民工待遇也成了代表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刘春辉 《商场现代化》2007,(7X):368-369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出现的“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出发,通过全面、细致地解读“民工潮”到“民工荒”产生的根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工流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的流出流入地及流动范围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即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研究了我国民工流的场效应。我国存在五个主要的吸引场,分析了民工流吸引场的特点,剖析了不同区域民工流流动空间差异。通过引力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我国民工流流动符合Harris-Todaro期望收入假设,Schulzt人口流动推拉对称假设和距离衰减假设。由于区位的差异,不同流入地、流出地的民工流影响因素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从公平视角看我国的“民工荒”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商场现代化》2007,(36):350-351
我国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是特定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公平的缺失。要解决"民工荒"问题,企业必须善待民工。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市场"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为民工创设公平就业的外部环境,使民工能共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民工潮",近年来却悄然退去,演变成了令人震惊的"民工荒".原因究竟何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进城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就业竞争能力,"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来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善待民工,规范用工行为,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营造出一个留住民工的良好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初以来,我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陆续出现了“民工荒”,这是继我国近二十年“民工潮”之后首次出现的“反民工潮”现象。如同看待“民工潮”一样,社会各界对“民工荒”也是褒贬不一,有为之喝彩的,有为之担忧的。笔者认为,无论昔日的“民工潮”,还是今日的“民工荒”,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 一、“民工荒”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结果 不管农民离开土地来到繁华的城市,还是农民离开城市回到农村,都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的流出流入地及流动范围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即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研究了我国民工流的场效应.我国存在五个主要的吸引场,分析了民工流吸引场的特点,剖析了不同区域民工流流动空间差异.通过引力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我国民工流流动符合Harris-Todaro期望收入假设,Schulzt人口流动推拉对称假设和距离衰减假设.由于区位的差异,不同流入地、流出地的民工流影响因素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刘春辉 《商场现代化》2007,(21):368-369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出现的“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出发,通过全面、细致地解读“民工潮”到“民工荒”产生的根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得不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经商,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民工的出现,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建设。然而,农民工群体并没有融入城市社会,他们自身的工资、社会保障、子女入托等问题得不到相应解决,欠薪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在NGO视野下,从农民工欠薪问题现状分析出发,从NGO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契合探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路径,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谈的民工,主要是指建筑行业中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在2004年似乎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之前.大家关注的是每年春节之后汹涌而至的“民工潮”;之后.不期而遇.让人惊呼在经济相对活跃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无论“民工潮”问题,还是“民工荒”问题.都是“三农”问题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80年代的改革释放了当初被严重束缚在农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得以从农村走出来,以农民工的身份走向城市,一时间神州大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劳动力,“民工潮”一时兴起。一直被认为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却在21世纪的头几年(确切地说应该是2003年)出现了短缺现象,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已经存在了一年多的“民工荒”问题,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两会”上,改善民工待遇也成了代表热议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大量农民工纷纷离厂,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顿陷困窘。一些缺…  相似文献   

17.
《致富天地》2005,(8):25-25
《市场报》报道:夜幕降临,随着成群的民工走下脚手架.在京城建筑工地的周边,正聚拢起一个个“民工夜市”,饮食担子、旧衣摊贩、“地摊医院”相继上场。  相似文献   

18.
试解“跨世纪难题”──神州大地民工潮述评何轶群近年,席卷全国的民工潮搅得各地沸沸扬扬,数千万人神州大涌动。这样庞大的人口转移,从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从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其他行业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将从中小城镇的个体、私营企业方面找到一条出路。欲识潮...  相似文献   

19.
周利兵 《商》2014,(2):254-254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然而,近几年来,“民工潮”慢慢演变成“民工荒”。特别是2007年以来,“民工荒”一词在网络、电视等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之“民工荒”现象也随之进入大家的关注当中。本文试图分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法国历史上的“民工”转型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这一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