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霞  宁满秀 《技术经济》2013,(2):104-111,131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1970—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对CO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与CO2排放呈N型关系;为度量影响CO2排放的结构性因素和贸易因素,文章还进一步考察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口倾向和出口倾向与CO2排放的关系,结论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CO2排放负相关;进口倾向和出口倾向与CO2排放正相关。本文的预测显示未来十余年中国的CO2排放量仍将大幅上升。因此,我国应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较为严格的环境政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技术进步的总体作用.然后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立岩  王新丽 《经济学》2004,3(4):905-918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罗默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解释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7.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昌南  刘俊仁 《经济地理》2012,32(3):146-15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采用江西省1990—2008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回归二次和三次多项式简化型模型检验了经济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的EKC曲线与经典倒U型EKC曲线形态不同,除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外,其他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GDP的演变轨迹呈U型+倒U型(N型),江西省总体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处于向好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掣肘性因素越发明显,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目前国内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人力资本具备的丰富创造力以及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为了填补该方面研究的缺失,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并采用Sobel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会以技术进步为中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但技术进步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微小,说明人力资本在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要素功能作用发挥较大,而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较小,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文化产业亟待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为例,应用STIRPAT模型、EKC理论和IPAT方程,分析和讨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技术进步对河南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作用有限;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规则的N型曲线;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目前处于脱钩、复钩交替阶段,还没有出现永久脱钩的拐点;要使河南经济保持9%的发展速度,能源利用的广义技术进步每年必须大于8.257.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为例,应用STIRPAT模型、EKC理论和IPAT方程,分析和讨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技术进步对河南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作用有限;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规则的N型曲线;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目前处于脱钩、复钩交替阶段,还没有出现永久脱钩的拐点;要使河南经济保持9%的发展速度,能源利用的广义技术进步每年必须大于8.257。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8,自引:6,他引:198  
颜鹏飞  王兵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靳卫东  何丽 《当代财经》2011,(10):15-25
提高创新效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采取渐进式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等等,都可以激励企业家创新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决定了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实现。随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进行,生产模式将不断更新,那么前后相继新旧生产模式的生产曲线的包络线就构成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发展中国家依靠技术模仿,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而实现短期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模式很难持续。采用技术模仿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方式,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长期增长和经济赶超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条途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才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判断(农村)金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应该是其能否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基于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应该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导向,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垂直创新的思想,构建了不可再生能源约束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较为完整地分析了能源消耗、研发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笔者采用n种连续中间产品产出效率来刻画技术创新,求解并讨论了社会计划最优的均衡增长路径,运用比较静态方法分析了各类参数的长期最优产出增长效应和耗能增长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假设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科学技术水平年均进步率为5.1%;此外,通过计算还得出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存量以及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79%、12.53%和2.27%。资本、劳动及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18.03%和53.5%。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3.5%,超过了资本、劳动两者贡献之和,所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Grossman和Krueger率先指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的存在,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其环境质量呈倒置的U型关系,一国的污染水平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当人均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污染水平却又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减少。对EKC假说的实证研究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文章对1990年至2006年上海空气的污染水平与同期上海人均GDP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在协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相关序列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虽然限于数据严重短缺的限制无法完全证实EKC假说,但所得结果仍部分地验证了EKC。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对中国政府体系最突出的影响就反映在中央对地方的分权,这种分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已是一个研究共识。在当地消费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对地方政府来说发展本地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提高当地的投资水平,地方政府投资在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据中国199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投资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投资偏差与CO2排放偏差显著正相关。同时,地方政府投资对于中国CO2排放具有倒U型影响,即地方政府投资初期促进了CO2排放,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资的逐渐增大,CO2排放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解决人们的充分就业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而影响我国就业增加的不是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践分析,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具有排斥和吸纳劳动力的双重作用。只要选择能充分利用本国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增长路径,在经济增长中,即使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提高,失业问题也能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前频繁出现的用工荒及工资上涨等问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将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技术进步引致效应及人力资本投入引致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并借助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资上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渐增强,其中工资上涨借助技术进步引致效应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通过人力资本引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显著。基于不同地区的回归结果比较得出,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其在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