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五大报告的具体化和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根据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对十五大报告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并总结十五大以来两年的新鲜经验,作出一些新的概括,有新的发展。我个人学习体会,这些新的发展(主要是改革部分)包括具体落实十五大精神的举措至少有以下几点。一、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四大行业和领域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任务,明确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占主导地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经济要从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要进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并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指,国有经济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要占垄断地位;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要保持优势地位;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领域,要支持发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要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从行业布局上看,通过调整,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已大规模退出,目前国有控股工业…  相似文献   

3.
一、“减持”国有股的必要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这个时期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这就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在其它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还提出,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  相似文献   

4.
张国伟 《经济论坛》2002,(16):57-5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和任务,对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加以具体化,指出它们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就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国退民进”工作进展并不顺利,这里关键是在我…  相似文献   

5.
张富春 《经济师》1998,(2):32-32
关于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的思考●张富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大战略、国有经济重大战略,国有经济地位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粮食市场的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规章,市场运作很不规范.因此,如何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竟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确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对粮食行业的支配地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年来理论、政策的突破和实践探索,应当说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这个基本问题上已经有了重大推进。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明确了新体制下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的范围,即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自然垄断领域、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二是提出了减持国有股,实际上是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中国有资本的退出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我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坚持有进有退”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面临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当务之急是人的问题,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退出问题怎么办?理论和实践有了一些探索,但系统性的研究很缺乏。2005年2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谢茂拾教授的课题研究成果《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退出与就业制度变革研究》(200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时地适应了这一需要,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总览该著作的内容,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凤兰 《经济论坛》2000,(14):32-32
唐山市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坚持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范围和“抓大放小”。   唐山市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并且有一批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居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力量分散、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负债率过高、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一批困难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唐山市在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着眼于国有经济自身质量的提高,着眼于国有经济对全社会经济影响力、带动力的增强,制定并实施了“以收促放”战略,以国有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所有制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正向相关性,进而为有进有退正名。进与退以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背景,是指国有经济在命脉领域的进与退;进退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进退的结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进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或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不能用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来解释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