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3):78-78
轻工部银杯、国家金质奖、中国名酒、中国驰名商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中国八大最具投资价值的白酒品牌、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创新品牌、中华文化名酒……,在宋河的发展历史中。这一系列的荣誉称号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些荣誉的取得源于宋河酒业对自身品质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老名酒中,西凤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品牌。2000年左右,由于体制、观念以及白酒竞争环境的恶化等多方面因素。曾经的“酒中凤凰”一度有些萎靡不振。而近年来特别是去年。西凤得到了快速发展。调查显示,西凤不仅夺回了陕西白酒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西凤六年和十五年陈酿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宝鸡、西安等地中高档白酒市场的主流品牌。西凤的崛起不禁让人们感到了老名酒的强大后劲。那么.西凤的后劲究竟来源于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刘合心 《致富时代》2010,(9):128-128
近年来,在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白酒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各名酒企业纷纷打造品牌内涵,开展强势品牌营销来提升其品牌竞争力。但是,汾酒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却显得步伐缓慢,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在了其他名酒企业的后面。汾酒的品牌资产、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直接关系着汾酒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绝大多数的白酒品牌文化建设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所谓的文化都是指“历史悠久、酿酒秘方、神秘传说以及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曾品饮过”。这些所谓的“文化”,几乎每个老牌名酒都能说上一大箩筐。不错,这些是白酒品牌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它们都无法形成品牌独一无二的区隔与个性,也形成不了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力量,只能作为品牌成功的背书信息和次要诉求而已。  相似文献   

5.
白酒向名酒集中,向地产品牌集中,这是行业发展两大趋势。然而,具有历史文化、地缘、人脉、社会资源等诸多优势的地产白酒要想出人头地也并非易事。拥有品牌知名度但缺乏美誉度、和强势品牌相比市场运作费用有限、名酒区域化运作等等,都对地产品牌的崛起形成“封锁”。区域品牌如何整合资源,突破封锁,在区域市场上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地产白酒东江湖的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范宽运 《糖烟酒周刊》2005,(32):A0004-A0004
鱼和熊掌岂可兼得?做名酒又想要丰厚利润是不可能的。名酒就意味着现金,可以迅速周转,自然不会产生太多利润。所以名酒不能和其他白酒产品比利润,要换一个角度来比。代理名酒除了能产生利润外,还可以起到带货、构建网络的作用,当然也可以打造经销商自己的品牌。名酒的这些功能在经销商发展初期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但随着经销商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5,(23):10-11
作为白酒的一个分销渠道,城市中的名烟名酒商店日益引起业内关注。目前,在郑州、西安、石家庄等地名烟名酒店店铺数量已经颇具规模,而西安、石家庄等城市的名烟名酒店业主多数来自河南。在河南,名烟名酒店最早是从1991年、1992年出现的,这种店铺到底是从郑州开始兴起还是从下面地市开始兴起的,已经无法考证了。为了全面了解名烟名酒店(以下简称烟酒店),近日。记者在郑州走访了一些业主以及经销商,希望能较为全面地介绍该渠道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白酒竞争愈发激烈,老名酒受到新兴品牌挑战的特殊时期,研究汾酒这几年的快速增长对汾酒自身,对老名酒整体,以及对整个行业都皆具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琦 《糖烟酒周刊》2007,(16):30-30
近些年中国酒类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在传统名酒市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锐品牌,他们十分活跃。无论是在产品研发方面.还是营销创新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许多品牌的市场销量已经超过了原有的传统名酒,并且他们也凭借优异的销售战绩。屡屡获得国家大奖或行业认证,如许多的二线白酒企业已经获中国驰名商标。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白酒企业,  相似文献   

10.
茅五剑作为名酒中的稀缺资源,其经销模式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一般白酒厂家采取的是省级或者大区代理制,或者是市级总代理,而茅五剑三个品牌采取的是经销商加专卖店的“1+1'.经销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北省会城市的重要代表,古城西安自然成为高端白酒的主战场。特别是地产老名酒西凤逐渐崛起以后,茅五剑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便开始发生变化。而近期,泸州老窖年份酒和郎酒的强势介入,又让这里的市场充满了新的变数。为此,本刊近期对西安中高档白酒市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方丽华  车聿土 《糖烟酒周刊》2005,(10):B032-B033
稻花香是中国知名白酒品牌,湖北稻花香集团作为湖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在湖北白酒行业,乃至在全国白酒行业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稻花香公司曾于1999年成功举办“首届湖北省名酒节”而蜚声行业内外。2004年,该公司成功举办“中国(三峡)白酒经济技术高层研讨会”,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3.
张轶儒 《糖烟酒周刊》2004,(48):A014-A015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辽宁省丹东、葫芦岛、营口、大连四个地级城市。这四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白酒市场的表现也各有千秋。这些市场有一个共同点,即消费者对老牌名酒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都比较高。各品牌的老名酒都有固定的消费群,但群体不大,销量有限,没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2~3年内不要进入西安白酒市场!”这是数位西安白酒业内人士对希望进入西安市场的外来白酒品牌的一个忠告。西凤的一个品牌买断商告诉本刊,在2002年以及2003年是外地品牌(比如口子窖、金六福)强势,但是风水轮流转,2004年地产强势品牌西凤和太白则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尤其是西凤在2004年可能达到了最辉煌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4):22-2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西南宁白酒市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当地白酒市场上,传统老牌名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地产米香型白酒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列为政府招待专用酒。中低市场上,各种名酒买断品牌、贴牌产品以及部分杂牌酒竞争激烈,广告、促销的拓市活动此起彼伏,市场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1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白酒市场看点多,随着名酒的涨价风及各自品牌的不断削减,高端白酒竞争显得俞发激烈,国窖&;#183;1573的突破,五粮神216、218、219的振撼问世,高端白酒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8.
黄业立 《糖烟酒周刊》2005,(28):A008-A008
在2003年全省白酒感官质量鉴评会上。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山东粮食白酒的质量水平,查找山东名牌产品与国家名酒的质量差距。我们特意在济南一些超市购买了不同酒度、不同价位的国家名酒及买断品牌产品,与我省兰陵、景芝、泰山生力源、孔府家四大酒业集团及趵突泉、中轩、古贝春、花冠等企业的同酒度、价格接近的产品一同进行密码编号、对比品评,  相似文献   

19.
“忍看朋辈成新鬼.城头变换酒王旗。”这是时白酒市场现状的精彩描述。这种描述是形象客观的.白酒品牌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总是在不停的更替。然而在这“变换更替”之间总有一些品牌始终屹立不倒,他们既不是国家评定的“名酒”品牌.也不是依靠“名酒”余荫成长起来的。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营销力、品牌力、产品力.乃至一些小小的运气,避渐茁壮成长起来.乃至成为参天大树.他们就是“民酒”。  相似文献   

2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33):16-17
白酒行业近期出现了许多的新观点,大部分集中在名酒的发展和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兴品牌的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