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洁 《理财》2005,(11):51-51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与惟一的儿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您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儿子能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所打动了.  相似文献   

2.
《银行家》2014,(8)
正写这样一篇貌似"宏大叙事"的文章是因为读到了黎鸣先生的一部新著——《老不死的传统》黎鸣先生大我四岁,是我十分钦佩的学者,2000年我主持《清华管理评论》的时候,黎鸣先生是提供稿件最多的一位作者,《清华管理评论》停刊以后,我们虽然也一起参加过几次学术研讨会,但一直没有得机会深谈过。近日,偶然间得到黎鸣先生的《老不死的传统》,很是欣喜,拜读之后,很是感慨:黎鸣先生还是当年那个黎鸣先生,先生的话语还是那么"硬朗",说起话来还是当年那样毫不含糊,这些都可以一眼从这个书名尖刻  相似文献   

3.
"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出生在富人家,还是穷人家?" 这个问题拿去问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得到的答案很有趣.出身贫寒或小康家庭者,大多选"希望成为有钱人的孩子";而不少有钱人则选"不必太富有,但也不能太寒酸".  相似文献   

4.
高续增 《银行家》2007,(11):129-131
在卢德之先生的《资本精神》在行将付梓时,松奇先生拿来毛样让我读一读,说这位作者的思想与我有某种共通之处。我读后.——果然如此,这也是能让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完它的原因。我喜欢读这样的书,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充满概念和说教的主流学人的著作。我也能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我这样喜欢这种书的原因是,读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他们出身贫寒,他们坚忍不拔,他们互相帮助,他们诚实可靠.这就是温州人早期创业时给人们的普遍印象. 郑元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温州人,出生在一个面积只有50平方公里的江南小镇上.他的经历就像一个少年历尽磨难,但依然壮志凌云的励志故事.  相似文献   

6.
康慨 《财经》2011,(20)
亲爱的加夫列尔加西亚 马尔克斯先生,首先祝贺您的大作《百年孤独》新译本不久前在中国出版.我也买了一本,还没有来得及细看.不过我对此书并不陌生,早在高中时代已经读过,大学时代又重读过至少两遍,每次阅读,都是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7.
张晓丹 《投资与合作》2014,(11):373-373
《围城》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于194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夏志清先生曾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评价过这本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围城》之有趣主要在于它极尽讽刺之本能,语言幽默风趣,犀利的比喻中充满着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思考.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就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钱钟书先生在在《围城?序》中曾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相似文献   

8.
学者都是喜欢书,爱护书的.在我接触的老一辈学者当中,大概季羡林先生是我所见到的一位最爱书的人了.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因为参加季先生在北京大学主持的"西域研究读书班",开始有机会到季先生家里去问学.以后因为先后帮助季先生编辑《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敦煌吐鲁番研究》等书刊,所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季先生在朗润园十三公寓的住所去请益.  相似文献   

9.
杨虎 《西南金融》2008,(1):64-64
在成都购书中心,我看到《随想录》(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是巴金先生晚年的一部力作。全书由《随想录》、《探索集》、《病中集》、《真话集》、《无题集》组成,每小集3O篇文章,共150篇文章。我欣然买下它。我心想巴金先生的书不得不买、不得不读。读巴金先生的书不得马虎,只有认真才对。回家后我开始读《随想录》,是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可谓字斟句酌。  相似文献   

10.
首都经贸大学郭照敏先生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第8期发表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读后颇有同感.郭照敏先生所谈的许多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状描述得很中肯.但我认为,郭先生对现状产生原因的分析似乎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国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明年,是现代会计之父——巴其阿勒的名著《簿记论》发表五百周年的日子。迎新思旧,了解一点会计学历史的渊源不无裨益。 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o),意大利圣塞波尔克罗镇人,大约在1445年出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杰出人物。巴其阿勒出身贫寒。16岁时,他在当地一位大商人的家庭作坊学徒。巴其阿勒不甘心辍学,不久便脱离作坊,师从皮亚罗·德拉·弗朗西斯卡。弗朗西斯卡是位艺术大师,又是数学家。巴其阿勒对比例学  相似文献   

12.
《致青春》之后,很多人建议我看《中国合伙人》,另一部与青春有关的电影。前者恫怅地讲述,青春随岁月流逝;后者充满励志。事业让青春延续。喜欢陈可辛电影的讲述方式,用人物的故事讲述时代的变迁。《中国合伙人》里,主人公成东青出生贫寒,1979年迈进大学校园,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80年代末投身于民营教育事业,二十一世纪企业在美国上市。在幽默中透着心酸的奋斗史里。他浓缩了中国民营企业家们30年来的成长史。就像影片结尾打出的幻灯片一样: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也许也是你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为 《深交所》2006,(5):50-52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有一名篇《一件小事》,是我在30多年前读初中的时候能够倒背如流的文章,但大学时代及以后的生活岁月接受了太多西学的文化冲击。不仅淡忘了给过我少年时代许多精神给养的鲁迅先生,他的这个名篇也彻底从我的心目中消失了。直到近  相似文献   

14.
《上海会计》1991年第5期“会计史话”赵友良、朱肖鼎二位同志的《我国最早列入世界名人录的会计学家——杨汝梅》一文,指出“研究中国会计史,象杨汝梅这样一位闻名于国外的会计学者,值得深入研究。杨氏是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位先行者,他在会计学术上的建树也是中国会计学者值得自豪的。”我对此深有同感。我在1948年写过一篇题为《中国会计界的两大巨星》,一是潘序伦先生,另一就是杨汝梅先生。(登载于《诚信会计月刊》)我认为,潘序伦先生从1928年到1948年的二十年中,办了各种类型的会计学校,有补习,有职业,有大学专科,还有各种短期训练班,培养了大批高中级会计人才。他主编的《立信会计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大、中  相似文献   

15.
许定国在睢州诱杀高杰事件,是南明弘光朝一个事关全局的大事件。高杰在前文中有叙述,这里要细讲一下许定国其人。许定国,字肤公,河南太康人,出身贫寒,少入行伍,膂力过人,据说能双手举起千斤大钟,所以有"许千斤"的绰号。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投资》2007,(6):38-39
《科学投资》绾辑部:我是一名创业者.同时也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于去年9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业务方向是专业信息采集与归类分析.比如化工信息采集、钢铁行业信息采集、机器制造行业信息采集。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发现这方面的市场非常大.市场拥有强烈的经过专业精加工的信息需求.但我现在面临着专业人手不足的问题。我自己是做纺织行业出身的,  相似文献   

17.
怀念顾准先生娄尔行顾准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治学勤奋,寻求科学真理楔而不舍的学者。我和先生交往不多,但他这一高大形象,却深印在我脑海之中。今读其专著《顾准文集》而益信。陈敏之先生既以此书见赠,又函嘱提供一些我们间交往的琐事,俾便他撰写《顾准传略》。于是...  相似文献   

18.
我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一岁给人家放牛,十八岁当了地主的长工,一九四六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全国解放后,才开始学文化。一九五二年我买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怕人笑我“好高鹜远”,自己便偷偷地背着人看。当读到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就联想到自己的出身和遭遇,毛主席领导我们穷人翻了身,内心真有说不出的痛快。从此,毛主席的书便吸引了我。一有时间我就抓紧学,遇有不懂的字句就问文化高的同志,在难认的字旁边加注同音字,我就用达种办法克服一个又一  相似文献   

19.
京味文学     
评论家早就提出了京味小说的概念。扩大范围,还有京味文学、京味文化的提法。何谓京味呢?我不会写理论文章。应编辑朋友之约,作一次肤浅的京味漫谈。现代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首推老舍先生。小说《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离婚》、《二马》,话剧《龙须沟》、《茶馆》……深受国内外读者观众的欢迎,而且常读常新。先生身后,也是他的作品发表数十年之后,国内外重新出版百余种,又大量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出现"老舍热",国内和日本、欧洲都成立了老舍研究会。有论者说,"不读老舍就不了解北京",认为老舍的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京味文化,真是"说不完的老舍,说不完的北京城"啊。  相似文献   

20.
李零 《银行家》2007,(5):126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