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思想,与当今提倡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一思想是具有很大特色的.其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定与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的特殊要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体现出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阿马蒂亚.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虽然在哲学基础和某些观点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分歧。前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消灭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后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承认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实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阿马蒂亚.森思想的科学成分,以解决商品经济阶段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郝静 《广东经济》2016,(14):225-22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21世纪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此历史进程中,只有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全面和谐.休闲经济在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以绿色、可持续特点为主的休闲经济,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休闲经济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探讨休闲经济的重要价值,并对休闲经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当今新的发展和实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三个方面内客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揭示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5.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研究旅游活动的产生、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生态意义上的自然观,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分析了人和自然的本真关系及实现形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应运而生的.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企业文化确立的是以人为根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及人才优势,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8.
社会技能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能力,是一系列复杂的人际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好坏、事业的成败以及人在社会上的吸引力和别人对他的满意度.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因素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小区域人口预测是当前人口预测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建立时空回归模型对南京市及其区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南京市在2020年和2030年的户籍人口数分别为673万和727万人,常住人口分别为873万人和1027万人.在影响人口发展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用多个相邻小区域目前几年的人口数量通过时空回归方法对未来年份的人口进行预测,是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实践中内幕交易主体不仅限于传统内幕人,还包括公司外部人.在美国由判例发展而来的“私取理论”是规范公司外部人内幕交易行为的重要理论.本文拟对相关判例进行梳理,以期对中国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以及《周易》和佛学等众多学术流派.通过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个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即形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舍生取义”等.东方管理理论的精髓和创新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另一方面是“人为为人”.他们的观点构成了西方管理理念发展的轨迹,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的转变.西方的人性理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实,为企业发展而提出,以效益为目标,其发展经历了“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对以人为本的研究→对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管理的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关于人类发展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解读以及对人类发展路径的科学的预测,而这一解读和预测的落脚点是为了阐释人类社会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再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最终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本文将针对马克思对人的定义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这两个角度来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对人性的认识和探索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逻辑线索.本文通过对管理中人性假设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全面发展的人"的演进,梳理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期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制度通过人的行为形成、维持与演化.人的行为与动机又总是受到既定制度的影响、约束和控制.制度的调整,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制度的运作,也有赖于人的行动来完成.没有人对制度的认可及在此基础上人的行为对制度的启动,制度的运作就无法得以有效进行.人离不开制度,同样,制度需要以人的存在为基础.人与制度的互动机理揭示出一个开放的制度系统是如何形成与演进的,又是如何使人类社会处于一定的秩序框架内而不断发展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印象整饰是指管理或者控制作用于他人的信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的行为.在现代人际交往过程中离不开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之一.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懂得印象管理,不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转换自己的角色,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过于我行我素的人,必然会产生人际关系障碍.所以本文在论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印象整饰对其个人缋效的影响,是管理者和员工恰当地运用印象整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顺畅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人们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理解也有差异,甚至片面的强调其中某点表述,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对此,我们应该了解他写作时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前提;认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全面系统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之本义是尊重人--尊重杰出人才、尊重优秀人才、尊重一般人才、尊重员工及公民,把"人"的能力(包括潜能)和智慧全部发挥出来,让人得到全面发展;只有人全面发展了,社会才能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原则.人本管理的优势是以促进人身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为根本目的的.并要求人得其位、位得其人,强调人的智慧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促使管理效益趋于最大化--达到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是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西藏新型工业化应该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在西藏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共创西藏可持续未来.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在每一时段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已经得到了物质层面的满足,接着便是往精神方面追求,往高雅艺术方面发展.当今时代,风景园林的建筑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章简述了风景园林学的定义、分类和理论,通过对风景园林学应用的探讨,揭示了山石植物的运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技术的概念.生态技术观是对传统技术观的批判,是在传统技术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技术观不注重环境,以片面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生态技术创新正好处理好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问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