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美城市贫困集中研究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社会学的视角,综合评述了欧美国家城市贫困集中的现象,分析了贫困集中所造成的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下降、社会隔离及歧视加剧、社会治安环境恶劣、孩子遭受不良影响和公共配套设施短缺等问题,探究了市场、政府、特殊人文因素和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对贫困集中的影响。欧美城市经验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为了减少贫困集中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应主动进行调控,缩小居民过大的收入差距,避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住区的集中布局,建设多样化混合社区,以及使公共住房政策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城市贫困的界定、城市贫困的特征、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城市贫困的解决措施等方面 ,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为例,选取交通支出与收入比、出行时耗、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线网密度等指标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交通出行现状进行评价,揭示出城市低收入人群在出行中存在经济上的贫困、时间上的贫困、接受服务上的贫困和安全上的贫困等问题。进而从降低出行经济成本、减少出行时间成本、增加公交服务供给和保障慢行交通安全四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制定更为公平的城市交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增多、程度加深.城市贫困群体的存在,损害了社会公正原则,影响了社会和谐,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现,并成为新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城市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城市资源空间整合的产业组织形式,即获取了相关的网络资源及良好的城市管理环境,又为缓解新城市贫困问题所带来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我国城市就业与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城市贫困问题也突出地反映出来。如果不加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对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严重不利影响。一、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一是贫困主体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对象"和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城市贫困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城市贫困概念的界定入手,分别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两个层面分析了贫困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试图为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失业与贫困的联系最为紧密,不能充分就业是导致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致力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并希望以此来消灭普遍存在的贫困。然而,不少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拉美的墨西哥、巴西,亚洲的泰国等,但贫困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在加剧,并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回头总结历史,人们发现高速发展经济的战略中必须涵盖消灭贫困。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推动社会进步和繁荣。于是世界各国开始实施各种扶贫项目。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贫困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贫困,具有经济和社会"体制性"特征,属于再生性与被动性贫困,本质上属于失业型贫困。城市新贫困人口既具有生活状态差、收入水平低等传统贫困的特征,又有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在城市生活中处于边缘化、家庭负担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固定资产、居住高度集中封  相似文献   

10.
城市贫困界定及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居民生活陷入窘迫,成为城市贫困群体。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对策,走出一条城市反贫困的新路子,使这一群体早日摆脱困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城市贫困的界定及其规模 “贫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经常用语,其基本含义是指持续的、较长时期的生活困难,或生活水平低下。国际上流行的对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城市贫困及反贫困的涵义、标准测度以及结构特征和机制原因等进行了回顾与评价,总结了西方城市贫困理论研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并指出中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2.
张廷海 《现代企业》2005,(12):35-35,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两极分化社会格局的变迁中.新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现.并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产业集群的再度兴起,为新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一、现阶段城市贫困现象透析 (一)城市贫困问题凸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人民币,人均经济总量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4.
城市贫困问题,一直为人们所高度关注。从英国圈地运动开始,伴随着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贫困问题无时不在困扰着各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国际上研究贫困问题也始终未停顿过,特别是比较系统的研究,至今也已有一个多世纪(如从英国的布什(Booth.1989)和郎特里(Rowmtree.1901)的早期著作算起)。虽然,贫困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的特点,也就是它的内涵往往会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不断被充实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城市却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贫困群体,这一群体的数量和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贫困人口的能力和权利双缺失。能力缺失表现在就业或再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和维权能力的缺失;权利缺失表现在城市贫困人口能享受到的权利供给不足、现有权利的分享机制不公平,以及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方面。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应该从能力补偿和权利还原两个方面来进行,既要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利于弥补其能力不足的优惠和倾斜政策,又要构建一个能够使贫困群体分享各种权利的公平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贫困和减贫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愿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而财政转移支付是贫困治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城镇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城镇化这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城镇贫困问题的解决影响巨大,其中经济增长对于城镇贫困影响最大,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7.
黄上上 《管理观察》2015,(22):137-138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上,经济增长与公共支出是解决城市贫困的两大路径。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的根本方式,公共支出追求直接的减贫目标。我国1997~2009年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公共支出增长率与城市贫困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减贫效应为负,其中,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减贫贡献各不相同;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的减贫效应。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9.
赵长东 《价值工程》2011,30(13):303-3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及车辆的急剧增长引发了一序列的"城市病",即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其中城市交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特点与城市交通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施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但贫困问题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贫困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走向全面文明。可以说,实施扶贫开发,减少及消除贫困,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