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事再审是对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的再次审理的救济措施。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分析了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我刑事再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刑事再审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可以对已经生效但确有错误的案件进行补救。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其启动主体的相关内容规定的不够合理,笔者在考察世界各国范围内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相关制度的缺陷,以期完善我国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对我国刑事再审的价值理念进行反思,指出"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应重塑再审的价值理念,以期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再审制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攀峰 《金卡工程》2010,14(4):58-59
自《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关于民事再审程序再度成为学术界讨论热点,《民事诉讼法》中通过对当事人再审程序的具体化以及再审事由的细化,使得程序更具操作性,反映了程序保障的思想提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事人的程序主体理念。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试图评价再审程序进步之处的同时,探讨其中的几点不足,对不足予以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蔡芳 《金卡工程》2010,14(11):139-139
我国的再审制度则是人民法院对已生效裁判再次进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检察机关抗诉是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行政纠纷化解过程中,通过民行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是整合有限司法资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达致案结事了的必然选择,也是司法机关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卢睿 《金卡工程》2009,13(5):108-108
我国的再审程序是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设置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对生效裁判的纠错,即无论是认定事实错误,还是适用法律错误,不论对案件当事人何方有利,都应依法纠正。审判监督程序仅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自身内在的价值。这种理念无疑有其合理性。但它在夸大纠错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法的安定性的价值。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再审的救济功能无从体现。刑事再审程序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然而,就我国刑事再审程序而言,虽然它发挥了重要的纠错功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有关国家刑事再审制度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颁布实施,偷税罪被逃税罪取而代之。本文分析了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的关系,并对逃税罪进行了法律解释,提出了行政处罚前置是符合逃税罪立法与司法实践应有的程序选择。  相似文献   

8.
程雪瑶 《金卡工程》2010,14(10):109-109
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沿袭了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制度。但是,在强化了当事人再审之诉以及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制度的情形下,法院依职权来启动再审程序显得不必要,既不符合当事人处分原则,也与审判独立原则不相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取消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利,对此,笔者意对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浅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子龙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8(1):155-167
当事人申诉为启动再审审判的一种方式,再审请求审的审查是开启再审审判的关键。再审请求审与再审审判是再审程序两个不同的阶段。再审请求审的核心内容为司法机关通过审查案件中的证据发现是否存在再审理由。再审请求审在本质上不属于一种正式的审判程序,审查的内容不涉及案件的实体问题,故在证据审查模式上有其独特性。再审请求审阶段的证据审查,一方面要明确新证据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对新证据和旧证据予以合理评价。除此之外,再审请求审的证据审查模式不仅要符合再审的基本理念,还要权衡法的安定性与实体公正性之间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0.
多数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的第一、二审审判程序比较熟悉,即如果一审法院判决、裁定不公或发生错误,可以通过二审程序得到纠正。然而,如果第二审程序仍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上诉致使判决、裁定已经生效,这时,面对生效的裁判或调解书,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其实,除了人民检察院发现裁判错误提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外,法律还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法律对当事人最后的司法救济程序。什么是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又叫审判监督程序,是由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制度的规定存在许多不完善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再审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民事审判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各种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之际,笔者试图从法律原则层面上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指导思想上的参考.笔者认为,民事再审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具体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法律真实原则、再审中立原则、诉权保障原则、再审有限原则和维护既判力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李兵 《金卡工程》2010,14(4):53-54
刑事辩护是现代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当法律程序的内在要求。理性是法的思想基础,作为刑事程序法的一项制度,刑事辩护既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同时也是一种人类理性的社会活动。对刑事辩护理性涵义审视和梳理,对树立刑事辩护正当性观念,促进辩护制度立法和司法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立是对刑事诉讼效益价值要求的回应,但现有的规定在适用率和程序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简化刑事简易程序的繁琐适用手续;适度扩大案件适用范围;增设新的案件分流渠道;细化现有简易程序的内容成为提高刑事简易程序案件处理能力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余艳丽 《金卡工程》2010,14(3):76-77
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理念的刑事诉讼制度设计下,刑事审级制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这两大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我国以刑事初审程序和刑事上诉程序为内容的两审终审制,正是此公正与效率两大司法价值博弈而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晶,然而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中国的刑事初审程序并未扮演好本该对应的角色,审级制度程序分流的功能设计初衷也因此无法兑现,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事再审程序对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建国后承袭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把民事法律也归入公法的范畴。①我国超职权的审判监督程序使我国再审突出划分为三种途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启动主体的规定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核心问题并未解决,笔者现简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EPC管理模式引进国内后,得到广泛认可,并逐渐成为国内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的流行模式。但由于我国项目管理所依赖的环境与国外不一样,致使国内本土化的EPC模式下的项目在基础运作环节没有问题,但在项目投产运营后却问题较多。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弊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雨 《金卡工程》2010,14(5):22-23
再审制度本身固有的诸多缺陷与民事诉讼的既判力理论存在着冲突,对司法的裁判力和权威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新民事诉讼法的出台使我国的再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但笔者并不看好如此做法,怀着对司法权威性的合理期待,笔者对三审制度和再审制度做了进一步的比较,期待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导入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度,从而以更好的维护我国司法裁判的终局性,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成本管理立足于企业整体,以发展眼光制定企业战略,对于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实践均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产生之前,企业以单一会计信息价值模型作为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找寻其原因,并且对其成本管理解决办法进行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9.
卞小燕 《金卡工程》2010,14(8):55-56
与国外的律师制度相比,我国的律师制度在立法、职业环境方面等均存在不足,尚处于萌芽阶段或者说初级阶段。笔者试图从律师制度的弊端出发,探究我国律师制度的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成本管理立足于企业整体,以发展眼光制定企业战略,对于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实践均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产生之前,企业以单一会计信息价值模型作为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找寻其原因,并且对其成本管理解决办法进行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