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杰 《经济论坛》2005,(9):27-28
一、河北省水污染现状分析 1.水体污染严重。2002年河北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水质占57.2%,水环境质量较差;2003年污染水质比重达到了60%。2002、2003年监测的14座水库,2002年全部超过Ⅴ类水质标准;2003年79%的水库总氮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水库呈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地下水的环境状况从监测资料分析表明,目前全国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超过97%),部分地区水质超标严重,且污染还在继续加重。依据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大多数城市地下水预报组分(或指标)呈增长趋势,地下水水质在向恶化趋势发展。主要增长的组分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根、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05,(4):275-275
1998年以后,我国确定的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但从总体上看,水资源领域仍面临长期、严峻的挑战。一是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四是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景大道南延线工程热火河大桥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境内热水河上,距入海口约8km,该工程场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河水为海水和淡水混合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均富含CL-、SO42-等多种离子,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水质对于混凝土一般会产生结晶类腐蚀和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相似文献   

5.
1.天然水质不良地区的水质监测。这类地区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自然地质条件引起的水质问题和地方病的防治。在这类地区,当地下水的开采量小于淡水的补给量时,地下水中的物质成分稳定.多年变化幅度小,通过专门的调查,对饮水质量做出评价,提出改良水质的措施、即可满足要求,不设固定的监测网。但是,当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时,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可能升高。在北方一些断层裂隙水中常常可以见到含氟高的岩层裂隙水补给第四系含水层的淡水,在这种地段大量开采浅部含水层时,则需要在重点开采区设长期监测点,了解水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10,(3):35-36
今年是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最后一年,吉林省围绕“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省的共同努力.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逐步改善,出省界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与2005年相比,水质改善明显,达到Ⅱ-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提高了33%.流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符合标准。吉林省主要从领导、组织、监督3个方面着力推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是一个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八分之一.河北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2009年,全国面临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北方小麦预计减产三分之一,这些都提示我们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对石家庄市区汇水范围内的水量、水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为节水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现有的工程事故调查发现,有70%的工程事故是由于地下水或降雨造成的。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土体的渗透规律,恰当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科学设计止水结构是深基坑地下水处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根据莱芜市浅层地下水和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分析,分析水质类别和主要污染因子及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提出了保护治理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2010,(8):7-8
环保部日前通报。上半年中国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占49.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为56.8%,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吴月芽  张根福 《经济地理》2014,(11):151-157
1950年代以前,太湖流域水质除苏州河外,污染很少;1960—1970年代,黄浦江水质逐步恶化,甚至出现黑臭,大运河各段水质相继污染,太湖水质受轻微污染;到1980年代中期,太湖流域污染加重,大运河出现黑臭,典型河流和跨界水域受污染,太湖水质受严重影响;到1990年代,运河河道90%为V类水或劣于V类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网围养鱼、农业面源污染、乡镇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典型年地下水变化进行了分析,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及其年际变化规律,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淡水资源已受到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威胁。由于全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人水域,造成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存在着缺乏规划和管理、严重超量开采、水位持续下降、漏斗不断扩大和城市地下水受到普遍污染等问题。此外,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邯郸市主城区西大屯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并建立基于DPS操作系统的建立GM(1,1)模型,预测地下水中主要水质指标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选择最佳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下水污染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约有90%的地下水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早在201 1年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环保部就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 在地表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水曾被认为是清洁稳定水源.自2009起,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每年都超过110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8%.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4年1月至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多起。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1.4亿人;目前我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约70%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约  相似文献   

17.
<正> 河津有发展工矿企业的优越条件。国家已确定河津为铝工业基地,铝、煤、电并进,属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一部分。但是,山西铝厂、河津电厂等工矿企业不想用黄河水,要求开采地下水.他们的理由有两条:一是说,黄河水经过沉沙池处理后还需净化处理,而使用地下水,水质好,省投资,费用小;二是说,河津地下水源补给条件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工业需要。我认为,“两厂”想用地下水的方案,是不可取的。河津地下水极贫是有根据的。1966年省地质局216勘探队在河津进行了两年地下水资源普查  相似文献   

18.
管滇池治理总投资已超过35亿 元人民币,但结果却并不令人鼓舞。6月3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尽2003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滇池草海水质劣于五类,而外海水质已由五类降为劣五类。环保专家指出,若不注意排污治理,滇池水质还将继续恶化。滇池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所有受污染湖泊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有专家认为,滇池治理多年,解决排污问题是关键。但是滇池周边的环境和人口承载量究竟有多大,至今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调研。随着昆明城市的发展,滇池周围的人口也将由二百多万增加到五百多万,不解决排污,滇池水质将继续恶化。35亿…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环境经济》2008,(3):6
2008年2月18日,我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按照2006年公布执行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这次调查水样中44.36%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孟优 《大陆桥视野》2016,(14):250-250
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是人生活之本。对于地下水的开发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开采前期对地下水调查的调查就显得很重要。这种数据是保证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规范开发。本文主要介绍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以及勘探时水文地质的研究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