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资产证券化已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信用增级为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也帮助融资人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券流动性,减少了债券的信用风险,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定。本文随机选取了深交所和上交所已上市公司现存的非诚投债478支债券作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考察信用增级手段对债券的信用评级的具体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和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几家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普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质疑,但信用评级机构己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司债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更是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在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关注,预计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将会在2003年出台。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信用评级机构在公司债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在推动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同时,促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并取得较高的信用评级.发行主体本身的高信用、对资产池的充足监管、资产监管人首创的预先授权机制等,都是本期债券取得高评级的原因.对本期债券增信手段的分析为今后资产担保债券提高信用等级带来重要启示:金融机构乃至国家要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对资产进行充足监管、为方便债权实现进行制度创新、借鉴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手段、政府要进行有力监管.  相似文献   

4.
确保债券是否成功发行的重要环节便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有没有进行增信操作,尤其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定价、增信措施和政府在这些债券发行中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要是想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方式得到更好地发挥就得在债券发行中将政府定位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尽最大的努力让债券联合发行人增加,并且将不遵守合约的发行人减少,充分的调动债券内部以及增信措施,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誉,运用这些来确保市场。  相似文献   

5.
借助公司债的结构化定价理论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机理。利用Merton的结构化模型剖析了公司债信用利差的理论影响机理。进一步,以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流动性、剩余期限、到期收益率波动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斜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显著,流动性因素对公司债利差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公司债违约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虽然我国创新了信用缓释工具(CRM),但其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已在国外发展成熟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引入中国,将会对中国公司债有何影响呢?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有关学者对CDS的分析、对比美国和中国CDS的发展情况,然后得出中国CDS对公司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金融论坛》2021,26(9):26-35,69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  相似文献   

8.
徐思  潘昕彤  林晚发 《金融研究》2022,500(2):135-152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倡议对微观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对于非支持企业,“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支持企业的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2)通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债券市场反应,我们发现相比于非支持企业,支持企业在倡议提出后有显著更高的债券累计超额回报率。(3)进一步检验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主要通过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来实现。并且,政策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重点对接行业以及重点对接省份的企业。(4)“一带一路”倡议还对公司债一级市场的发行表现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倡议实施之后,受倡议支持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其一级市场发行利差下降幅度更大,且包含的担保条款以及限制性契约条款显著更少。本研究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债券市场的政策效应,对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资金融通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地"担保圈"风险不断暴露的大背景下,联保等外部增信措施正逐步被金融机构所抛弃,外部增信机制面临失灵危机。本文以联保模式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宏观经济下行打破原有风险均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是导致外部增信机制失灵的深层次原因,但外部增信的存在具有必要性,为实现其常态化运转,需要政府适度灵活地介入、加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优先支持小微金融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在证券交易所发行与交易的一般公司债券为样本,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信用等级来研究上证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隐含波动率对不同评级公司债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且为正,隐含波动率可以用来预测公司债信用利差。借助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检验隐含波动率是否能够包含经济运行态势的信息,评估上证50ETF期权的定价效率,也可以为投资者对冲信用风险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限制性条款在债券契约中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实证研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置事件类限制性条款越多,信用利差越高。(2)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或公司治理水平较高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与债券信用利差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有所减弱。债券发行人所处行业存在债券违约、债券发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越强或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时,事件类限制性条款与债券信用利差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有所加强。(3)事件类限制性条款的设置会降低公司未来价值,但能够帮助评级较低的公司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限制性条款经济后果及债券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条款设置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胡满球 《时代金融》2013,(15):223+233
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潜在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提高客户评级质量、规范客户评级操作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客户评级的全过程。通过对现实中基层行客户经理在客户评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操作中不规范问题的剖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促进客户评级中评级结果的准确与客观。  相似文献   

13.
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企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经济矛盾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务信用评价发生了几个明显的转变:由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由信用孤岛向信用互联转变,由数据缺乏向大数据集成转变,由简单计算向云计算转变,由信用等级向信用资产转变。国际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存在以下三种网络模式:一是互联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的是信息在全世界的低成本和快速传播;二是物联网,通过新型通信技术把人、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组织形式;三是信联网,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息、政府监管数据和公共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挖掘分析,通过建立特定计算模型,运用云计算技术形成动态的商务信用评估体系,并通过信用资产的运营而形成商务信用网。笔者在本文中对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系统功能、实施与推广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不断完善,债券等金融资产逐渐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制度也需辅助得以进行债券增信。韩国债券市场是亚洲较大的国内债券市场,其中小企业债券的融资模式与其分级担保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国早期的金融环境与我国相比有一些相似之处。该文分析了韩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时期,我国采用不同的货币数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该研究以货币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自1992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1998年为分界点进行了分时段比较分析。总体而言,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模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8年初以后,货币供应量M2则是中介目标,同时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彭江波  耿欣 《征信》2011,(4):1-5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推动各种新的信用增级方式不断产生,大大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信用增级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别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分析其中隐藏的问题,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农村地区金融内外部环境使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和效率面临诸多掣肘。本文基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的实践探索,在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梳理总结政和县以"党建+增信"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提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主体的发展优势,更加务实有效地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鹏  朱珠 《新金融》2013,(4):44-48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担保增信是企业融资的常用手段,但已有文献尚未系统研究测算中小微企业担保增信的实际效果。本文以我国2014年发行和存续的、有担保的209只中小微企业债券和86只大型企业债券为样本,定量考察债券融资担保的外部增信程度和实际增信效果。本文发现,中小微企业债券担保的外部增信程度集中在1-2级,81%的中小微企业债担保具有实际增信效果,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恰当的融资担保确有必要;但担保增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实际效果有限,担保带来的中小微企业发债成本平均降低仅为38%,需进一步提升担保的有效程度。本文建议,应大力发展专业担保机构、探索专业债券保险、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增进配套制度,打破刚性兑付预期、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丰富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