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总统访华,送给胡锦涛主席的礼物是围棋,其寓意深刻。 奥巴马总统的主要中国顾问、著名的“中国通”戴维·兰普顿断言:“中美两国都身不由己地进入一场历史赌局,赌的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崛起。中国人必须赌,赌美国人能在中国崛起过程中给予支持、予以合作。美国人必须赌,赌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今后几十年中能够在国际社会体系中与美国分担责任而不挑战美国权利,成为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  相似文献   

2.
国际     
《房地产导刊》2012,(12):21-21
美国日本大选年对中国政策如何? 美国大选后将重返亚洲?!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于美国时间11月6日举行,这是美国第57届总统选举。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对决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最终获得连任。专家分析,未来四年,奥巴马的执政重点将集中在振兴美国经济上。在对华关系方面,奥巴马会延续“亦敌亦友”的对华策略。美国外交政策专家普遍认为,奥巴马连任之后,亚洲仍将是其外交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何春梅 《经营者》2008,(23):23-23
奥巴马的新内阁不仅旧人多,而且几乎在延续“克林顿的第三任期”,这难免会让人质疑,奥巴马一直喊的“改变”,会不会沦为空谈?  相似文献   

4.
克鲁格曼不仅将带领读者追溯拉美债务危机与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失落的十年”,而且将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剖析。鉴于克鲁格曼在美国如日中天的声誉和他向奥巴马建言的能力,本书或许也将成为美国政府未来决策的某种指针。  相似文献   

5.
汪龙光教授编著的《像奥巴马一样演讲》一书,经与北京金日信达文化公司签订代理出版合同后,交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个月后公开发行的《像奥巴马那样演讲》一书的作者署名却变成了“郑启明”。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是个令人厌烦的词汇,“消费”更成为肮脏的代名词,而且相对于高企9%的失业率,国会更担忧14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问题。去年秋天,当总统奥巴马计划花费500亿美元重建“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时,共和党议员们以“见不到回报的投入”为由抵制了他的计划。 但是现在,奥巴马正推动一个对破烂不堪的校舍和摇摇欲坠的大桥进行大规模修缮的新就业计划,议员们发现他们的支持率甚至比总统还低,  相似文献   

7.
8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关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奥巴马说,伯南克是研究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专家,正是基于他的专业背景,他在“处理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时保持着冷静和睿智,行动大胆,思维方式突破陈规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李文婕 《经营者》2013,(6):56-57
奥巴马豪情万丈的“百万辆电动车计划”被放缓,对于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时事聚焦     
《审计与理财》2009,(12):62-63
奥巴马访华确定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小范围会谈80分钟,比预期的40分钟延长了一倍。此前,奥巴马将他与胡锦涛的会晤称为“心灵的沟通”。两国最高领导人今年共会见了3次,今年11月17日是两人第一次举行联合记者会,两国也继1997年后第一次发表内容极其广泛的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0.
3月21日,美国众议院以219对211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奥巴马医改方案,之前参议院已经以60对40票的多数通过,奥巴马总统签署法令之后,美国医改方案正式生效。这是美国百年米医改动作最大的一个方案,从此,美国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全民医保”的国家了。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2,(10)
上届大选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在2010年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现在你们觉得奥巴马所谓的那些希望啊,改变啊到底怎么样?”她是在嘲讽巴拉克·奥巴马2008年那些华而不实的竞选口号。今年11月6日,很多选民将要决定是否让奥巴马连任,届时他们应该会扪心自问差不多的问题。经历了四年,总统竞选口号却没有变得更具有实质感,奥巴马这次想要“前进”,而他的对手米特·罗姆尼则偏好“相信美国”。尽管口号没什么长进,这次大选确实比上一次更加重要。两名候选人之间,以及他们的政党之间现在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而且这道鸿沟之宽达到了近代历届大选之最。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以一骑绝尘的黑马姿态,终于在1月20日的就职典礼里登堂入室,入主白宫。 奥巴马为何能在与“老品牌”们的对决中取胜?“美国七年以来最受尊重的女.洼”希拉里,以及“坚持己见、英勇、直言不讳、经验丰富的老将”麦凯恩,又岂是等闲之辈?在几大“品牌”都想把自己“卖”给选民的过程里,奥巴马取胜的原因,曾经被人们总结了不少,但都有隔靴搔痒之嫌。  相似文献   

13.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9,(11):136-142
当新能源从业者终于“等来了奥巴马”,2009依旧不会是一个乐观的年份。但市场的僵冻与不确定,也正是创新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面孔     
《数据》2008,(12):5-5
奥巴马:实现“美国梦”2008美国总统大选以奥巴马获胜告终。不管奥巴马总统任期将留下什么变革遗产,他成为美国总统本身,都代表了美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种族问题正在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6月第一周.当黑人小伙子奥巴马技术性击败白人老太太——民主党老牌势力之一希拉里.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之后,今年的美国大选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因为一般观察家认为,经过现任总统布什八年的“胡作非为”.已经使得美国民众对他所属的共和党怨声载道.因此共和党无论派出什么人都会遭到很大的压力。不过.随着奥巴马的身份确认.民主党选出的这名黑人选手面临的则是挑战美国总统从无黑人出任的潜规则,奥巴马欲创奇迹。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16.
沸点人声     
“白宫应感谢我们让奥巴马看起来那么棒。” 美国纽约著名的时代广场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服装广告牌,上面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登上中国长城的一张照片。据透露,  相似文献   

17.
《中外管理》2011,(7):3-4
全世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狂热虽然在消褪,但这反而更有助于我们平和、平视这位“全球第一”政要。而我认为,更能体现奥巴马领导风范的,不是拍板击毙本·拉登,而是两年前他所做的一次演讲,面对的不是将军和政客,而是校园里的普通孩子。  相似文献   

18.
“能源新政”构成了奥巴马整个执政纲领的中枢,今后,美国政府将展开以新能源应用为核心的一整套国民经济重组计划。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宣布“冻结”政府高级工作人员工资,要求“公仆们”与美国民众一起“勒紧裤腰带”。根据这项决定,白宫大约100名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工作人员将维持现有工资水平,不再享受加薪待遇。  相似文献   

20.
倒立看世界     
凌平 《经营者》2008,(21):8-8
一切皆有可能。2008年11月4日,在美国建国232年零四个月的夜晚,奥巴马这匹横扫美国的黑马终于抵达他的“美国梦”,白宫终于变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