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贤亮 《中国农史》2000,19(4):41-47,11
北宋时期,大名府地区的丝织业是相当繁盛的,但自金元以后便很快衰落。衰落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灾害的影响更为重要。植被的减少和黄河、漳河的改徒泛滥,不仅破坏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也导致了土壤的沙化和盐碱化,从而使洪涝灾害、旱灾、蝗灾不断发生。而在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丝织业的兴衰变迁则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唐代之后,中国社会又经历了一次五代十国封建割据的战乱时期。结束战乱、统一中国已是当时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天乱久矣”、“乱久必治”。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轻易推翻后周,因赵匡胤原任后周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建号宋,京都开封,习惯上称北宋;以后迁都杭州,又称南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如活字印刷、火药用于作战、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明使用,以及纺织、水稻种植的推广都出现在这个时期。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使中式会计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北宋“青苗法”对北宋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青苗法”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中所蕴含的福利经济学思想、税负的承担理论、时间价值初期理论、预算及管理控制理论等经济理论不仅在当时的北宋时期是先进的,而且对当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仍然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代淮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涛 《中国农史》2002,21(4):26-32
本文大体勾勒了古代淮北地区农田水利兴衰史。西汉、曹魏时期利用当地河湖众多的优势 ,兴修了大批陂塘 ,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朝、北宋时期 ,该区农田水利建设再兴高潮。明清时期该区农田水利建设以排涝为主。有关或蓄或排等水利政策的未定和大型永久性工程的缺少 ,是该区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江苏海岸变迁及其对海涂开发的响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滨海平原的形成和海岸的变迁,主要受黄河尾闾南北迁徙和长江输送入海泥沙的控制,本文从史料记载和地貌遗迹方面考证了海岸变迁的概况。江苏沿海的开发利用是按渔业-盐业-种植业模式发展的。其间受到历代政府“禁渔”“禁垦”的干扰,朝野之间曾掀起“废灶兴垦”之争。由于海岸动态变化的差异,黄河北归后淮北岸退滩蚀,有利于发展盐业,淮南岸长滩淤更有利于农业,同时因制盐技术的进步,由煎盐改为晒盐,淮北逐渐形成良好的晒盐生态环境,故淮盐虽发自淮南后盛于淮北。江苏海岸带的开发历史悠久,虽几经人为干扰,但还是遵循了因海岸变迁而发生的海涂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地方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期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状况之变迁;史志资料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很大;应利用黄河滩涂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7.
王鑫义 《中国农史》2002,21(2):51-55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规范了淮北地区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生产关系 ,为淮北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自北魏中期以后 ,淮北地区的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北朝在淮河流域的屯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北朝对淮南的经济为隋唐时期淮南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8,(4):26-26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遂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  相似文献   

9.
张文凤 《农业经济》2007,(10):75-76
本文从清末财税制度的变迁谈起,讨论了清末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清末农业发展不利的财税制度原因和体制机制原因,并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相应的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和突破。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中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于了解长江流域的历史变迁,解读中国古代生态思想,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张建民所著《明清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以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农村社会经济为研究对象,对重要农业区的农业生产诸要素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封玲 《中国农史》2004,23(3):124-128,F003
绿洲农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历史时期我国绿洲农业开发的基本进程,分析了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强盛是绿洲开发的先决条件,战乱、不合理的开垦、利用以及对森林的滥伐和过渡放牧是造成绿洲沙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叠加导致了绿洲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特点 中国经济现阶段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受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社会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等诸多因索的制约,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发展将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3.
谈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都遵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和跨越的共同路径。而变迁和跨越的动力源自创新。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因各国的农业资源和社会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创新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由于农业制度同一国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二、清代陕南种植业盛衰变迁原因清代陕南种植业盛衰变迁似乎可以直观地归结为人口的消长这一简单的原因。然而,将一个地区的种植业的盛衰仅仅看作人口消长的简单结果是不全面的,这样做,容易忽视种植业自身的规律,同时不利于全面认识导致种植业盛衰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即使以人口论,一个地区人口规模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事实上也取决于其自然的和经济的条件以及政治环境。故此,考察清代陕南种植业盛衰变迁的原因,应当看到包括人口变动在内的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种植业的内在规律予以充分注意。鉴于清代陕南种植业变迁的具体情况,本文着重从农业政策和农业垦殖方式两个方面探讨种植业盛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581—907 AD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江苏淮北地区又地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带,研究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透视隋唐社会的发展演化状况。本文基于连云港孔望山墓地的农业考古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大汶口早期(6300—5600 BP)就形成的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六种作物共同种植的农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水稻、小麦和粟的种植在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中位居主要位置,而大麦、黍和大豆作物的种植仅位居次要位置。隋唐时期的气候变暖、均田制度的实施、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是促使江苏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并延续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作物产量本身的差异是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先民选择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的原因。本文为探究历史时期社会演变、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基于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等三个维度,对1955-2019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不同时期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变迁逻辑,对于从整体把握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1949-1978年)、改革开放(1979-2001年)和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2002-2019年)等三个时期的关键词,可以看出70年间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发生的变迁特征,即从生产关系研究逐步向生产力研究变迁,从政策导向的规范研究向理论引导的实证研究变迁,从农业生产研究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研究变迁。"气候变化"成为最近五年来强度最高的突现词,引领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向农业资源与环境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7.
王敏杰 《农业经济》2007,(10):56-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团场经济和社会正处于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金资源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由于受多年传统农业的影响,团场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人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团场的特色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要通过项目建设积极调整团场经济各业的发展比例。  相似文献   

19.
朱自振 《中国农史》1993,12(4):27-37
明清东南山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对于研究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农业历史,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把东南山区从东南地区脱分出来,并从区域社会经济角度,对其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性质、特点,进行了专门、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以北,地处北纬25°~30°,东经109°~11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其优势,一是光、热、水资源丰富,基本上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二是地貌类型以丘陵,山区为主,适合农业生产的综合,立体利用;三是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经济价值较高。从历史上看,湖南是我国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在五千年前,湘北一带就进入农业社会,商朝时期,水稻已成为一种主要作物;北宋时,醴陵就开始种植双季稻;清朝时,长沙成为我国四大米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