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等关于特区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珠海、汕头3大经济特区以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勇气,创造性地推动特区的经济建设,使特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21世纪的曙光刚刚升起,  相似文献   

2.
王志民 《经济问题》1992,(10):13-14
经济特区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以来,在特区实行了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执行了“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方针,形成了特区在经济上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特点。于是,一些人认为,特区是在搞资本主义。那么,中国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特区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除现有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城市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中新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正是作为这样一个新的“特区”出现在东南沿海,这是邓小平同志特区建设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结果,也是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成功的创举之一,海南作为我国五大综合性经济特区中最大的特区,2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海南已初步开拓出一条极具海南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在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岛屿特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探索新的“特区”发展之路。实现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由特区”“生态特区”“海洋特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文摘     
我国开放战略的五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四个经济特区。在特区内都实行小区推进开发的方针,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外商投资进度,实行“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收获一片”,体现了开放促开发的方针。第二次飞跃在总结试办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从特区开放推进到沿海城市的开放。第三次飞跃从沿海城市的开放推进到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分析、总结、探讨了改革开放对珠海经济特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作者以近1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飞速发展的事实,论证了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特区生产力的成功之路。①改革开放带来了特区生产力的大发展;②改革开放促进了特区生产力的超阶段跨越和升级换代;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特区生产力升级换代和特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④超前抓好生产系统的基础结构建设;⑤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发展特区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由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彭立勋教授主编的《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专著,洋洋三十余万字,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特色鲜明、新意迭出,一经面世,即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关注。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内容、特色和伟大意义,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了它对我国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全面归纳总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的全面转型换代。所谓转型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宏观调控模式转型,从原来的优惠型转向功能型,二是指产业经营模式转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五大特区都大致走完了从第一代转向第二代的或长或短的过渡期。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4年就把“技术的窗口”作为经济特区的首要功能。但是在第一代经济特区,由于底子薄,起点低,只能凭籍劳力和土地的优势去吸引和利用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生产并出口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所以尚不具备发挥“技术的窗口”的条件。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第一批特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二批特区也已进入工  相似文献   

9.
莫世祥 《经济前沿》2000,(10):10-16
20年前,邓小平在指导创办深圳等中国经济特区的时候,曾经郑重地嘱托广东省委负责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特区二次创业已有许多文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等等,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路,那就是在新形势下,特区的管理者们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特区意识。那么,今天的特区意识究竟应该以什么为重点呢?邓小平在1984视察深圳时指出:“特区是窗口,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今天强调特区意识,依然应该强调“窗口意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采取各种招商引资措施兴办三资企业,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各地特别是内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利用外资工作的健康发展。 误区之一:强调到特区、大城市招商。目前国内大多地区每年都要到深圳等地举办1—2次招商活动,好象一谈到招商,必然要到深圳、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和大城市。勿容置疑,特区和大城市外商相对来讲要多一点,但那些外商是冲着特区的交通便  相似文献   

12.
A.“八·五”是经济特区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 本次特区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特区16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重申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对特区工作“三不变”的方针,并且指出:“经  相似文献   

13.
一、合作造就领先全国的经济实力当今华南珠江口入海处,己经崛起实行“一国两制”的中国特区群落。它由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等4个特区组成,在中国现有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深圳、  相似文献   

14.
呼之欲出自由港──厦门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实践与研究述评本刊记者闻言上篇小荷初露厦门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经济特区和港口城市。1984年2月,邓小平在厦门市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于今年初视察了我们深圳经济特区并题了词,对特区的发展和经验作了充分的肯定,强调了、“是放而不是收”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央决定在十四个沿海城市实行开放政策,这对我们特区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办特区四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办好经济特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深圳特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形势越来越好,从而也为我们特区财政提供了丰裕的财源,自一  相似文献   

16.
朱科勇  谢少华 《经济前沿》2005,(10):i0030-i0031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时,要求深圳经济特区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继续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温总理的重要讲话,是对广大特区建设者的极大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革先行者,经济特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1979—2020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和汕头5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中国早期经济特区发展效率,对各具特色及时代特征的5个经济特区40年来差异化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新契机,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印度经济特区是世界上发展历史比较长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印度经济特区在促进出口、吸收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绩效,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征地冲突等问题。印度在建设经济特区近半个世纪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启示在于:第一,完善经济特区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促进特区发展的首要措施;第二,合理处理特区开发过程产生的利益冲突;第三,基础设施是支撑特区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早规划、早建设;第四,经济特区的开发主体不一定必须是政府,一定程度上可以容许私人部门参与到经济特区的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序幕,至今已经20年了,特区是应运而生的“试验区”的“排头兵”。珠海是最早开办的经济特区之一,特区多年来的实践,印证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历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经济特区--我国对俄投资合作的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俄普京总统正式签署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并责成政府有关部门组建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经济特区法》颁布之后4个月共收到了70多份申请,经过遴选委员会的层层筛选,最终在2005年底,俄罗斯政府公布了首批获准建设的6个经济特区名单:利佩茨克州特区、鞑靼斯坦叶拉布加市特区、泽廖诺格勒特区、杜布纳特区、圣彼得堡市特区、托木斯克市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