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也可称为科技工业园、大学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学园等,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基地.是大学科学技术的源头不断向社会辐射.有效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引导大学科研走上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则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成长于90年代中期,发展于新的世纪之交。1990年1月,东北大学科技园率先在沈阳南湖诞生,从而拉开了我国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历史序幕。1999年12月2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2.
“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的中外对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区联动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城区发展模式,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建设新型创新经济圈的风向标,对我国城市依托大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通过对中美"三区联动"实际案例的分析,对"三区联动"发展战略进行审慎思考,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大学、社区、科技园区三者的良性互动提供现实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段雄春 《经济师》2007,(6):57-58
应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实现大学的开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主题之一。正确理解大学开放的时代内涵,对于发挥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大学开放的内涵和大学开放的基本选择两个方面,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大学开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批判、选择和创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大学只有通过营造扣谐大学文化才能完成高等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谐大学文化必须在传承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协调,必须以崇尚真理追求科学为本质以传递价值文明,必须是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以引领时代潮流,必须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标志确保独立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以实现自身超越,必须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以完成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大学作为社会法人机构,能够独立地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数量不断增多,大学层次与类型的分野日渐清晰。但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与大学本质、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相悖的现象与做法,诸如学风浮躁,追逐名利、学术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等。建议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的大学治理应做到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一种服务性、开放性的大学制度、敞开胸襟,开放办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迅速转型,大学文化的滞后性日渐凸现出来。如何重塑大学文化,发挥其文化与精神风向标的作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学院作为大学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兼具了大学文化风格共性与个性的双重特质,学院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进程和效果也将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院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对提高育人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实现其社会价值,已经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1800多名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调查,基本掌握了他们的就业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体制环境、毕业生自身因素,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生存影响巨大,很多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里收入水平低、工作变动频繁、生活压力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边际人。对这一群体诞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边际人的诞生有社会和个人两方面。进而总结出解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成为城市边际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文章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初步探讨了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关系,并提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调适大学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以实现大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学习自由。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现代大学制度要从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与学术发展需要的关系、与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其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促进广州国际竞争力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有效凸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用,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优势,大力促进产学合作与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学必须全面加强科技工作,提升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在搞好服务和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自身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产生双向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立法推进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环境经济》2005,(4):23-28
目前,我国已成为家电的生产、消费、出口和报废大国。加快立法进程。研究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进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化。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省校合作模式,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现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等进行探索,为大学与地方的合作发展探索有效的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时代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地方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力军。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地方大学都相继出现了一些盲目攀比,目标趋同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地方大学发展的地位及其作用,对我国地方大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治理结构是一种权利分配和利益诉求的考量,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生机与活力,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处理好政府与大学的行政关系,改善和优化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实现大学与社会互利双赢,是当前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4)
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其推动力的实现取决于高科技能否产业化。科技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科技创新只有与金融资本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其产业化。如何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已成为近年来金融领域研究热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科技金融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研究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及存在问题对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作为对象,从政府政策制定、科技金融创新情况及社会整体的金融环境等方面研究其科技金融发展、分析其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对松山湖高新区的建设有所裨益,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代表了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绿色发展,已成为住宅产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与住宅产业化的内在关系,从发展理念、核心技术、产业链条及制约因素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的途径,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校处在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型大学发展是大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从历史发展视角看,大学与企业关系经历了分离—结合—联盟—新企业衍生4个阶段,实现了技艺累积—技术交易—协同创新—创业发展的转变。这一发展方式促进了大学功能的扩展,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对我国大学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