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海民 《公司》2002,(1):30-31
在以竞争和“消费者统治”为根本特征的买方市场上,“游戏规则”赋予消费者天然的自由选择权,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任何暴力也无法制服的,唯有运用“心理战术”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牢牢地“牵着上帝的鼻子跟我走”。因此,心理营销成为继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之后日益崛起的市场手段,在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益细分、消费者越来越难以“伺侯”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心理营销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变“推动”为“拉动”、变“消费者统治”为“生产者统治”、“营销统治”的软营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费…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有近500位消费者在依法向脑白金讨要金砖。起因是“脑白金里有金砖”这句广告词让消费者信以为真,在购买脑白金之后他们觉得自己上当了,脑白金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金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之初也许能享受一下“上帝”的感觉,但转瞬间“上帝”就成乞丐了。  相似文献   

4.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消费者是千姿百态的。然而,千变万化的市场.必须迎合千姿百态的消费者.这是从事营销工作的人不可忽视的一条定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客随主便”。“顾客是上帝”、“消费者是皇帝”,这是众多企业经营者至今仍然坚信的营销理念.可是笔者有个疑惑谁见过“上帝”,  相似文献   

5.
五一就快要到来了。一向以来,黄金周不但是发展商的节日,也是消费者的节日。而对消费者而言,黄金周则是一顿楼盘大餐,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市场上各大楼盘都会进行联合展示倾销,同时配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他们也有充裕的时间去品尝这顿大餐,幸运者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五一想必也会一样。面对开发商的“诱惑”,消费者还愿意“上当”吗?  相似文献   

6.
超级市场,简称超市,作为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有的超市在开办红火一段过后重新归于沉寂,有的在其他业态的竞争下显得束手无策。那么,超市的“超级”优势在哪里呢?我们经过对温州“好又多”超市、人本超市、天客隆超市案例的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超市要在中国获得良好的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超前理念 1.“消费者是上帝”理念 在购物时,消费者不希望受到丝毫的怠慢和迁就。特别是营业员怀疑的目光和监督的举动。几乎85%的消费者在调查中表明,出门的“检查”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购物的心情和…  相似文献   

7.
人什1爱把消费者比作“上帝”,消费者也乐于当“上帝”,因为上帝法力无边,且绝无过错。然而,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事却让人疑惑起来:“上帝”怎么了。镜头一:在某商场,一位喝得醉熏熏的顾客把自己的鞋子脱掉,坐在商场供人休息的连椅上,那双臭脚熏得周围的顾客头直发晕,当售.货员对其善言相助时,遭到的却是白眼。镜头二:在某市消费者协会,一消费者手拿一双划了痕迹的皮鞋来投诉,要求商场给予退换,而经消协人员仔细鉴定后,确认此划痕系消费者自己穿用时所为,在消协人员的一再追问下,该消费者低头承认了自己的过错。镜头三:…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顾客是上帝”:有人说“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但是,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究竟又有多少发言权呢?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只能进行被动选择。而如果能实现参与营销.即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来,通过买卖双方的互动,既能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又能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换来他们真正的满意感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9.
紧缺经济时代的结束,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明智的商家提出了“消费者就是上帝”的口号。作为消费者的“上帝”,头顶之上没有象征至尊至崇的光环,相反,在市场的大海洋中,他往往处于弱者地位。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给“上帝”应有的尊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虚谷 《质量跟踪》2003,14(3):30-31
“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不知是从何时引入国内的,但“上帝”有时并没有获得至尊的地位,有时“上帝“自己也没有认识到是上帝,自觉不自觉地交了过多的学费。  相似文献   

11.
《监督与选择》2011,(1):4-4
一年上牌量骤减至1/4,一人只能拥有一台车,遇严重堵车时路口单双号限行。北京私车环境突然恶化让汽车缝销商集体惊呼“灭顶之灾来了“。但这里蕊有多少是实际的损失,又有多少是情绪的放大呢? “我们总是走得太快,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从舢年开始,汽车市场长达5年的蜜月期,让经销商忘记了消费者是上帝,又让上帝忘记了安全、可靠才是自己买车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2.
购物天堂是所有消费者的向往:无忧无虑的消费.细致周到的服务.人性华的法律法规……新加坡、香港、英国、韩国.各有高招.消费者饱尝当“上帝”的甜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物质极大的丰富,在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有的消费者在呛了几口水后,总要默念这几句箴言:“做消费者难,做不吃亏的消费者更难,而做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者尤其难。”比方我认识的Z先生,特别喜欢发出上述感慨。此君最近买了辆汽车,发现后车门从里面打不开,于是抱怨车子有质量问题。为此Z先生特意请了假,跑到修理厂排了半天队。维修工一看就乐了:原来是一个叫“儿童锁”的小机关没打开。汽车“修”好之后,人家不免刺儿了他一句:“车都买了,怎么也得瞧瞧说明书吧?!现在,除了萝卜、白菜,不带说明书的商品不多了。有…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都是消费者投诉相对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从各地消费者协会近年来所受理的投诉来看,由于一部分消费者不懂法,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投诉,投诉往往吃“闭门羹”或投诉无果,最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值此“3·15”来临之际,特提醒广大消费者投诉时要注意以下五忌:一忌投诉无据。消费者的权益受了伤害,要向经营者“讨个说法”,就得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消费依据或提供证据不充分往往容易败诉,所以保存消费证据非常重要。应保留的主要证据有发票、使用说明书、生产日期和保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一切营销活动要从顾客需求出发 ,以顾客为中心 ,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在商品供过于求的条件下 ,企业要想保持和扩大忠实的顾客群体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必须善于关注消费者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制定企业促销策略。投其所好萝卜白菜 ,各有所好。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 ,而后针对这种兴趣爱好组织生产和销售活动 ,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一个成功的企业 ,应该始终把视点聚集到消费者的好恶上来 ,不能够“我生产什么 ,就销售什么” ,而应该“消费者喜欢什么 ,我就生产什么 ,销售什么”。随着经济发展 ,收入增加 ,消费者在满足生存需求之…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北京美廉美超市在媒体大作广告,并在店外打出横幅宣称“全场幸运半价”,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可顾客购物之后,却大呼上当。原来该商场所谓的全场半价,首先要购物满100元以上才有资格参加抽奖。其次,抽奖箱里有15个小球,上面写有0到13及88共15个号码,当消费者抽到某一个号球时,对应购物小票上相同序号的物品可享受半价。只有消费者抽中88号,才能享受全部半价。  相似文献   

17.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如何看待知假买假问题的讨论中,关键还是要明确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如果说既不是消费行为,又不是消费者,那么就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不适用该法中的惩罚性规定。那么如何理解消费者的含义呢?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与制造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区别的人,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分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的使用者”。《牛津法律辞典》也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上帝     
同往年的“3·15”一样,国内各种传媒机器轰鸣,消费者“有理说理,有冤伸冤”,又过了一把“上帝”瘾.“冤有头,债有主”,那些冤情的制造者们,不仅被曝了光,而且有些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消费者解气归解气,“3·15”毕竟在一年365天当中只占一天,因此,有消费者自嘲是“一天上帝”,这种感觉恐怕不少消费者都有.“一天上帝”的感觉起源于364天的非“上帝”生涯.如果说,在“3·15”这一天,消费者还能“有理说理、有冤伸冤”的话,那么,过了“3·15”,就很难摆脱来自不合格产品和服务的奴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统计,近年来每年都有大约20…  相似文献   

19.
《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于2006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商家忽悠消费者的法宝——“最终解释权”将被终结。几乎与此同时,本刊陆续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和咨询,对于一些商场大肆打折和循环返券又提出了质疑。 有的消费者还提出,零售商有了“办法”约束,那么一些垄断行业和生产厂家所保留的“最终解释权”是不是违法的?他们有权利“解释”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惊魂一幕     
Dino 《监督与选择》2010,(3):112-112
以我有限的知识,“质量”一词似乎没有太久的历史。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质量”开始包围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只要能凑合着用就行”,这是大部分人面对质量困扰时的心态,可是,当我们“凑合”不了的时候,是否还必须得忍气吞声呢?商家们不是常说,消费者是“上帝”么?作为“上帝”的我们,是否能够得到想要的保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