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产业集群强化了竞争,但也出现了过度竞争。本文给出了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概念和表现,并从进入退出壁垒、柠檬市场和路径依赖角度分析了集群过度竞争形成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有水快流”煤炭为产业政策支持下,三万多个市场主体开足马力生产,出现了煤炭总量的严重过剩,过剩是市场竞争过度的前提,竞争过度的根源在于煤炭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加剧了竞争过度,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过剩资源退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业过度竞争、企业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使得自由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而地方政府的产业保护政策又使之无法形成有效的退出。也就是说,产业进入壁垒的相对降低和退出壁垒的绝对提高,是导致我国产业过度竞争、企业绩效低下的根源之所在。因此,解决的办法在于,设计合理的财税制度和考核制度,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产业管制政策,加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降低产业退出壁垒,减少过度竞争,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在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对于低端产业和企业,应依照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专注于将产能转移到周边经济发展较我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去;而对于高端产业和企业,则应该增加对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以便更快获得技术,开辟市场。目前,河北省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企业退出与进入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未来则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应注意杜绝恶性竞争,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状况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显现的是产业的过度竞争,已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利润的增长和健康发展。其原因在于:旅游产业进入壁垒失效、旅游企业并购重组中存在行政障碍、旅游产品同质化高及企业退出壁垒较高。为此应采取提高产业集中度、深化体制改革、开发特色旅游新产品、降低企业退出壁垒等措施,以解决我国旅游产业过度竞争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产业过度竞争问题 ,主要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对此 ,文章从产业规制松动、财税体制、预算软约束、投资主体多元化、技术创新、产业的结构性冲击以及企业退出障碍等七个方面对我国的产业过度竞争问题进行了制度分析 ,以期寻求和设计出有效消除产生过度竞争诱因的机制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目标取向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代竞争理论的简要回顾,指出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的目的取向是有效竞争--既能防止过度价格竞争,又能防止垄断,既能取得规模经济又能保持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从有效竞争的SCB出发,将现有的SCB框架称为SCB(1),通过对SCB(I)的分析,提出旅游产业有效竞争的理论基础--SCB(Ⅱ)框架,进而推导出旅游产业要想达到有效竞争的目标,必须从提高进入框垒和降低退出壁垒两个角度入手,只有提高进入壁垒才能避免进入的增量沦为新的低层次的重复建设,保证增量能够推动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只有降低退出壁垒才能使那些无效供给生产企业尽快退出产业市场,以保证新增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先进企业的竞争策略能够发挥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前提是首先将旅游企业重塑为理性市场主体。否定了简单教条地限制进入的做法,提出了旅游企业终极退出与经营退出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模式。本文以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基点,阐述了构建联盟的意义,分析首批组建的情况和提出进一步推进联盟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有水快流”煤炭产业政策支持下 ,三万多个市场主体开足马力生产 ,出现了煤炭总量的严重过剩。过剩是市场竞争过度的前提 ,竞争过度的根源在于煤炭产业集中度偏低 ,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加剧了竞争过度 ,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过剩资源退出。  相似文献   

10.
本主要论述了衰退产业中企业退出所存在的资本问题、政府及社会问题、企业的“内部人”问题、债务问题及退出的固定成本、信息问题。为此提出了政府应对衰退产业中企业退出进行支持、援助;退出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退出及进入战略与方式或将残留的生产能力进行国际转移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