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9月24日,由CCTV-7农业节目主办,《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承办,多家媒体共同参与的"2013寻找最美乡村推介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推介活动以"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分为美丽乡村征集梳理、推介入围和最终评审三个阶段,最终经专家评审团按照"自然生态美、文化和谐美、生活幸福美、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生态振兴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庆市巴南区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组织10万余人常态化开展春夏秋冬“四季战役”,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广西田东县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对“最美乡村”进行评选,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最美乡村”。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如皋市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把打造美丽乡村作为统筹城乡建设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建成"江苏最美乡村"3个,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示范村15个,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2个。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26个,二星级"康居乡村"104个,"康居乡村"创建个数接近南通创建总数的一半,如城街道顾庄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坐落在古老的运盐河道、入海水道与历史文化长廊的泰东河旁,因毗邻建于唐代海春轩千年古塔而得名.新G204穿境而过,泰东河环村而流,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省最美乡村、省水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和美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科学评估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4个维度构建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泰尔指数对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时变特征、省际差异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分维度来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发展水平最低。(2)从发展趋势来看,省际间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可大致划分为稳步上升型、波动上升型和波动减弱型;大部分省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维度来看,可划分为村庄规划建设引领型、公共服务与治理效能提升引领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型。(3)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呈“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递减态势,不同维度中各区域的发展态势存在差异;中国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所导致;区域内差异的分解结果显示,东部...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浙江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乡村建设工作起步早、动作快、思想超前、措施完善,给浙江乡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全方位的实惠。近期,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调研组赴浙江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调研,梳理分析浙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及典型经验,为各地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邓源 《农业经济》2023,(6):75-77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部署安排,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乡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从乡村资源要素、景观建设和文化秩序的角度分析了和美乡村提出的背景,从自然之和、人心之和、城乡之和的维度探究建设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以此作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内涵极丰极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要的要求就是“宜居”,就要满足农民群众对生活基础条件的向往,持之以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突出短板,是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表现。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供水、能源、住房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让生活家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村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4月9日,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暨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浙江花园村、湖南开慧村等获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来自农业部等有关部门、中央媒体的负责人、有关专家和获选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会议。据了解,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宣传推介活动,自去年  相似文献   

11.
<正>4月9日,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暨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浙江花园村、湖南开慧村等获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出席活动并讲话。毕美家指出,近年来,农业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上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一、上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与成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既是党中央在三农领域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聚焦“三园”工程,持续开展了“两个示范村”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花园村已有69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前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村。经过30多年的创业拼搏,花园村实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成为经济发达、村民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倡导的"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大康"的花园之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花园村存中国名村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位,既是浙江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4.
正花园村已有69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前是一个有名的穷山村。经过30多年的创业拼搏,花园村实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成为经济发达、村民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倡导的"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大康"的花园之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花园村在中国名村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名列第三位,既是浙江省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成功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5.
<正>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是"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同志的家乡,村域面积18.7平方公里,下设36个村民小组,2740户9080人,党员257名。18.7平方公里的大泉大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其间山水相连、植被繁茂,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2%。近年来,大泉村以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为目标,以创建"江苏最美乡村"为抓手,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了村强民富、生活和谐、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按照村庄建设保留田园风光、乡村特色,结合李元龙纪念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浙江金华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作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的部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和抓手。为此,我们对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与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该如何落到实处?展览从市、县、村三级展示了5个典型如何各显神通,让“美丽乡村”美梦成真。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地球上喀斯特景观发育最完善、保存最完好、组合最完美的地区。州委、州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支柱产业的勃兴,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黔西南州决策层创造性地谋划,与有关部门联合主办了两届全国首个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高端峰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使黔西南乡村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五村共建、五美融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描绘出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田园乡村新画卷,谱写出具有南京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第四届"江苏最美乡村"名单出炉,赣榆区宋庄镇沙口村、柘汪镇西棘荡村名列其中,首届"最美乡村"宋口村通过复查。据悉,此次连云港市仅赣榆两村入选,历届"最美乡村"全市仅4家,赣榆占得3席。"江苏最美乡村"两年评选一次,分申报推荐、网络展示、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研  相似文献   

20.
<正>万丰村地处太仓市城厢镇最北端,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1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2581人,农户801户。全村现有党员178人。万丰村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聚焦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指标,全方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保卫战、持久战,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见成效。先后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苏州市十佳最美乡村、苏州市康居特色村、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