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体定位思考《反不竞争竞争法》的修订,首要问题是理顺该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反不正当竞争法源自民法的侵权行为法,但现今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主要集中于从经济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角度进行研究。经济法学界往往将《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位于经济法中的市场秩序法(或者市场规制法),  相似文献   

2.
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应对日益复杂竞争执法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从完善市场监管规则体系的角度看,这项工作又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统一高效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在修订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一些新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3.
4.
商登珲 《商业科技》2013,(28):162-164
互联网的强势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法律规制难题,暴露出我国现行立法滞后、司法实践不规范、执法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应当相应地从这三方面出发:立法上,扩大申诉权主体范围,明确业务和责任规定;司法上,规范司法实践,充分发挥专家辅助人的作用;并完善执法体系,建立独立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新型网络环境的复杂变化,完善对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促进网络市场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5.
6.
7.
8.
经济全球化迫使竞争法律进行相应的变革。WTO框架下的竞争法律涵盖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领域及反倾销、反补贴等各个方面,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面对势头强劲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入世以后我国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着眼于具体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国际化趋势,从与国际竞争立法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相关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施行了数年,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笔者希望通过对国外法的研究与借鉴,寻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改善方法,从而使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增加一般性条款的设置 一般性条款是一种开放式的条款,可以弥补立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穷尽的弊端。因此,国外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重视一般性条款的作用。纵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及第2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般性条款的性质,但其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条款,学界尚存有争议。第2条第2款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出了原则性定义,即“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大潮覆盖了市场中各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全民创业的大潮兴起,使得我国的电商行业发展更为迅速,但是,在这股大潮的背后,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悄然而生,那就是网络刷单炒信行为。对于这种新型的有碍市场竞争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在法律层面予以回应和应对?我国最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我们提供了相应依据。本文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通过对目前最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条文的研究,结合在实践中对该行为进行规制的经验总结,明确在现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法律应该如何与时俱进的对这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四川省工商局竞争执法处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宏伟教授负责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限制竞争条款进行调研论证。5月4日至12日、6月9日至16日,课题组分两阶段在四川省内部分工商局以及重庆、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调研。通过调研,课题组整理出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搜集了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执法经验和修订建议等,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做这个专题,编辑部酝酿已久。 今日经济科技以及商业活动的繁复性,非20年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者所能窥测。当前涉嫌不正当竞争的主体和行为已经大大超出法律列举的情形,由此而产生的执法窘境更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现行法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何程耀 《现代商业》2012,(10):280-281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时的条件与立法的指导思想所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对该法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陷进行了归纳,并就其如何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实施多年来,对我国建立统一,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据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无法有效的予以规范和治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并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些规定,尤其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对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设置完整的一般条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接2014年第12期)前文提示:《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法》)中对于市场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制,主要体现在法律条款第五条和第二十一条上。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志着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确立了法律制度。该法虽施行多年,但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反不正不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和消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一定的立法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商行政管理》2013,(15):8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12月1日施行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市场上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竞争执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9.
部璠 《现代商业》2013,(35):281-281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家和企业为了利益,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现象,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所以,国家通过法律的途径,对不正当竞争的市场行为进行处罚,从而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状,同时合理借鉴国外相关法律的理论和经验,为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滥用优势地位行为通常表现在交易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一方违背正常的商业习惯和规则,设定并迫使交易对方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滥用优势地位不同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一种场所依赖所产生的交易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法律属性上应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行为类型上,滥用优势地位包括企业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和个人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应将未经消费者邀请的上门推销明确列入滥用优势地位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