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跟单信用证业务的融资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支付方式,也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融资工具,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进行欺诈、骗取银行或公司资金的手段。信用证项下融资有各种方式,存在着各种风险,必须注意风险的防范及控制。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跟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替代的功能,它集结算和融资为一体,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服务。信用证融资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融资产品,其优点及生命力在于它能为买卖双方提供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显著攀升,风险管控压力明显加大。信用证作为一种常用结算方式,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信用证项下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所出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商业银行在进口开证以及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大宗商品贸易进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从进口地开证行和融资行的视野,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办理进口国际贸易开证、融资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从多维度分析了风险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了防范、降低风险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跟单信用证可以直接以银行信用作支持,实际应用最为广泛:通常所说的信用证贸易融资.是指围绕跟单信用证而运作的短期融资业务。贸易融资相应也具有期限短、风险小、收益率高的特点,是商业银行一种较为理想的资金运用方式。其中的出口来证融资业务风险防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热依扎 《商业时代》2005,(29):62-63
背对背信用证和可转让信用证作为两种在国外金融中心盛行的贸易融资方式,已经由外资银行带入中国,为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小中间商带来了福音。本文探讨了这两种信用证融资方式的技术细节,不仅对贸易商,而且也对国内商业银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是国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虽然是国际贸易支付中常用的结算方式,其风险较小,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也会碰到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使当事人损失惨重。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渗透国外市场,特别是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将更为活跃,预防信用证欺诈的紧迫性也日益凸现。文章结合一些进出口业务实例,简单阐述信用证欺诈的分类,并提出信用证欺诈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的欺诈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普遍运用的支付手段,有关信用证欺诈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防治信用证欺诈的一些措施。有效地防范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充分发挥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结算作为目前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信用的担保作用使贸易双方更加安心,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信用证结算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结合一则上海某贸易公司服装纺织品出口案例,分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证结算风险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0.
魏卓明 《现代商业》2011,(32):180+179
信用证结算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口商收汇仍然面对诸多风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的有效途径。其不但能转嫁各种收汇风险;还能帮助出口商建立一套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为出口商融资,使其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贸易中的国际保理与信用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磊 《中国市场》2010,(19):36-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成熟的贸易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中传统信用证方式的采用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国际保理与信用证的优缺点,对我国的出口商在贸易实践中理性选择结算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两种融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和信用证展开分析并加以比较,以期能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合理选择结算方式、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普遍接受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托收和汇款。除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以外,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结算中。因为信用证具有开证银行承担着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独立于所依附的合同之外、业务处理是有关单据而不是货物等特点,仍然牢牢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证业务的几种典型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进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际间的贸易在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贸易在内容和范围上也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贸易额增长迅速,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同期的生产增速。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结算方式、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银行保证函、各种结算结合使用的结算方式。本文主要论述了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控制。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是一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它以银行为中介,取代了商业信用,所以被广泛使用,且对出口商来说,其收汇有了较大保证。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些进口商为了谋取暴利,利用信用证的各种软肋进行诈骗,分析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及对这些风险进行避免与防范,是出口商在使用信用证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支付中信用证软条款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作为一种银行信用,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的使用。信用证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支付方式,但也有一些存在支付陷阱的软条款往往给出口商造成很大的收汇风险,因此注意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对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是非常的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信用证支付方式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这种支付方式规定,买家支付货以取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前提条件,避免了买家预付货款的风险,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矛盾也因此迎刃而解,但这种支付方式有时却成为某些不法商人用来设置陷阱的“诱饵”。因此,剥开“软条款信用证”的伪装的外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嘉 《商场现代化》2006,(26):268-269
信用证是现代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但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风险。本文指出了贸易实践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树信 《大经贸》2006,(8):68-69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算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使双方在结算的过程中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在我国,信用证也是进出口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出口商也有许多风险,如:信用证的真实有效性;进口商和开证行的资信风险;信用证具体条款隐含的风险等。出口企业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包力武 《现代商业》2012,(17):140-141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此种结算方式实际上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正常"的信用证,才能促使出口企业忠实地履行义务,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进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信用证结算业务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减少国际贸易纠纷和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中,国际贷款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这三种。由于信用证支付方式给进口方和出口方增加了一层银行的保险并且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这种支付方式已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广泛使用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支付方式。但我们都知道,一种支付方式能被如此广泛、长久的应用,就必然有些“钻空子”的人出现,这些人的做法使信用证的使用中充斥着风险,对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干扰。本文将对这些风险作一个汇总,并针对不同风险阐述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