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学玲  桂丽 《全国商情》2012,(17):28-29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减排措施来限制二氧化碳等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征收碳税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为了抑制碳排放而开征碳税已势在必行。本文充分借鉴已开征碳税的国家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量体裁衣,并由此提出我国未来碳税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征碳税,旨在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的节约使用。这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开征碳税的目标和原则,并对税制要素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3.
碳税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比较碳税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开征碳税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认为中国确有实施碳税的必要。我国在开征碳税以达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鉴于简化税制和避免居民生活成本上升过快的考虑,应注重碳税与现有环境税类税种及税收政策的整合,并对能源密集性以及与居民生活日常相关的行业采用较低的碳税税率;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区别,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碳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世界各国都应承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碳税作为一项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税收政策已被很多国家所采用。通过分析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征碳税的情况,总结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指出经济稳定因素、我国能源结构和国际碳定价博弈是影响开征碳税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0-2009年人均GDP和C0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建立变截距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建立变系数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对CO:排放量影响的地区差异性,运用聚类分析了各省能源利用结构差异,最终证明经济增长并非是CO2排放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我国可以实现CO2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我国国情认为,开征碳税应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推广低碳经济相结合;碳税的开征既要关注当前的企业负担,也要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碳税作用的发挥要设定分阶段逐步提高税率,与其它节能减排措施相互协调,其使用要有利于进一步推广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碳税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确定碳税的纳税主体,以二氧化碳排放的估算量为计税依据,采用定额税率征收碳税,并充分考虑保护环境和保护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合理设计碳税税收优惠,充分发挥碳税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部门能源效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足以抵消产出规模效应,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效应也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影响程度很小。农业和能源部门经济比重的下降有效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未来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控制工业经济规模和比重为重点,同时要结合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改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途径,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澳大利亚碳税实施方案,立足碳税开征风险角度,分别从经济性风险、社会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等方面,阐述我国开征碳税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借鉴澳大利亚化解碳税开征风险的举措,对我国碳税开征提出风险规避的理论建议。文章第一部分论述我国碳税开征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碳税开征存在的风险;第三部分介绍澳大利亚碳税风险及其解决方案;最后,第四部分提出我国碳税开征的风险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0.
碳税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加大收入差距。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权衡公平目标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与税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举世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这方面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此,积极研究我国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十分必要。考虑到我国当期既有税制体系中的实质"碳税"内容,西方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开征所谓的"碳关税"是站不住脚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未来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工业碳排放情景预测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河北省工业能源终端消费的碳排放量,对2015年和2020年工业CO2排放的三种目标情景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河北省有关规划设定的目标,分析了河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指出这些行业分别处于不同的节能减排难度空间。最后,根据各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难度,设计了单边突破、渐进式提升、跨越式发展和自我提升等节能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税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征环境税是我国现实国情下加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完善税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作者对环境税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的现状,指出了现行环境税收制度和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环境税制的目标框架设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征环境税的具体选择,并分别就污染排放税和碳税进行了税制要素和相关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碳税是推动经济发展低碳化的有力政策工具,因此我国开征碳税势在必行。在借鉴欧美国家碳税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征碳税过程中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确定、纳税环节的选择、税率的设置以及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六方面税收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这些研究对我国构建科学的碳税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动态全球电力-能源-环境贸易CGE模型,从对外投资、外商投资、对内投资等维度分析在单国碳税及全球碳税情景下,不同强度碳税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在全球减排的现实背景下,模拟减排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时,有必要将其他国家的排放政策纳入模型之中,仅纳入一国减排政策的宏观经济模型倾向于高估减排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且碳税强度越大,估计误差越大;碳税导致预期投资回报率减少,引发对内投资减少、外资减少、对外投资增加等国际资本转移;碳税强度越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大;随着时间推移,同一碳税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以递减的幅度增加,不同强度碳税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差异也以递减幅度扩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空调方案的比较,从初投资、年运行费、减少一次能源消耗量、CO2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排放等角度考虑,表明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空调方案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特别是水源热泵系统,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尤为显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碳税作为推动低碳社会运行的有效手段,它的开征具有极大的可行性,而如何设计确定可行的碳税制度已成为我国构建碳税征税机制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部地区能源碳排放的省域比较及因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数据,对东部地区12个省份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且利用LMDI方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碳排放呈快速增长趋势,且不同省份之间碳排放量差异比较明显;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最关键的因子,而技术进步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抑制因素,但是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基于此,提出了减少东部地区CO2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减排机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施CO2排放权交易。电力行业作为CO2减排的主力军,面临巨大减排任务的同时,又具备显著的减排空间。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CO2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电网公司与寡头发电商间的纵向合作减排问题,基于现货市场结清结构框图思想提出了一个多方竞争下博弈对策模型,求解出最优合作策略并设计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最后,以一个包含4个发电商参与的电力市场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比较以及我国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