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物价》2006,(2):13-19
一、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2005年国民经济连续第i年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态势,总体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及贸易的高额顺差是经济增长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主要动力。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无论对于全面摆脱危机影响实现经济全面复苏,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而言,2010都是一个关键之年。中国经济还将在快车道上走多远?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又将去向何方?2009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宏调:方向不变,增强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越南卷烟消费者的卷烟消费档次和数量都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作为占全球1/3烟民数量的烟草消费大国——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卷烟消费状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4.
正欧洲可能陷入衰退,美国正在勉强维持脆弱的复苏,而日本又遭遇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增长持续低迷,预计未来的情况会更加糟糕。中国果断采取刺激经济的行动,在近三年来首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可能是一轮放松货币政策的行动之始,目的是在贸易和房地产领域双双疲弱之际提振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日前,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次高速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源泉可能转向五个方面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撑点已经开始步人其边际递减或总量衰退的变异阶段——体制转轨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开始衰退;  相似文献   

6.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在此前发布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沛》报告中称,城市化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7.
刘琳 《商》2012,(1):24-25
十二五开局之年接近尾声。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整体稳定,将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趋稳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在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与外围环境方面,又面临风险与隐忧。是年,中国经济将进入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期。未来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是否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经济体内部的潜在风险点,取决于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启动与推进。预判20122012年,环绕中国经济的,将是一个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国际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成为国际经济形势的主导因素。目前  相似文献   

8.
姚恩育  沈晓琳  宋亮摄 《浙商》2013,(20):68-69
全球变局下中国的投资机会存在于金融、消费、工业化升级、服务等12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临近年末,与波澜不惊的楼市表现相映成趣的是,通货膨胀催生的股市上佳行情,更多的占据了舆论空间。一度在激辩中闹得无比沸腾的房地产问题似乎迅速冷却下来。可资佐证的是:从Google Trend分析来看,11月份以来,股票的搜索热度超过房地产,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财经议题。与此同时,一个新的话题正在迅速成为热点,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能否摆脱房地产的过分倚重,寻找一条全新的去房地产化的增长路径?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若想顺利通过此次转型,必须首先直面四大挑战,即:通货膨胀、财政收支平衡、就业问题及银行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王军 《中国物价》2012,(3):22-24
2011年中国经济已经收官,全年呈现两大特点:经济增速平稳回落的同时,通胀持续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四季度最后几个月,经济增速下滑和物价回落的势头均出乎意料地快,以至于国际上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和鼓噪  相似文献   

11.
5月19日至20日,首届中国县(市、区)级发展改革论坛暨第24届工作交流会,在美丽的葵乡广东新会召开。这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新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次全国性重要论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十二五时期的最主要目标。2012  相似文献   

12.
一、政策刺激力度弱于预期,经济继续加速下滑 (一)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不够,经济继续加速下降 增长与物价双双加速下滑,经济形势继续变差。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季度经济增速由前期缓慢下行转变为加速回落态势,具体看,一季度增长8.1%,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7.6%,较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博士咖啡"在《财经界》第7期的报告中在全国也许是最早地指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在世界经济的寒流中"逆风飞扬".其后,"一枝独秀"和"逆风飞扬"都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的流行一时的时尚话语.  相似文献   

14.
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从中等水平走向高水平历来都是十分困难的:对于钢琴家来说是如此,对于网球手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也是如此。要想跻身富国行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了10%,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提高了近十倍。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全球经济一度萎靡,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在国家刺激经济政策影响下,中小城市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众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姗姗来迟,是近十年来召开时间最晚的一次。各方普遍认为,会期的延迟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复杂境地,世界经济格局动荡加上国内宏观经济数据走势不确定,使得中国政府在一年一度的这个敏感时点,难以对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统一意见,做出果断决策。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首次作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判断,随后,"稳中求进"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会议提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稳增长替代控物价,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娅 《商务周刊》2009,(3):62-63
尽管送走了多灾多难的2008年,但今年的全球经济依然“深不见底”。世界银行在一份题为《2009年全球经济前景》的报告中认为,2009年全球经济濒临衰退,情况严重堪称数十年来之最。金融危机来势迅猛无国能逃,近年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将在2009年普遍经历减速。  相似文献   

18.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们仍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因为有四根支柱支撑着中国经济的舞台。第一,中国的经济非常有韧性。首先是体制上有"保证",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大多数人无法完全依赖财政,唯有靠在市场里谋生。再者,30年的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孕育了一批敢闯、敢尝试的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非谋生型创业"将成为  相似文献   

19.
张国军  邓艳娟  刘沁 《华商》2014,(1):14-19
为期4天的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于12月13日闭幕,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2013年经济工作,确定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提出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明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那么这次经济会议对2014年的经济形成会有哪些影响?都有哪些政策亮点?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李文 《WTO经济导刊》2012,(10):59-60
9月11—1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探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未来发展之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式致辞上表示,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