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使乡村拥有同城镇一样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使乡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同等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休闲娱乐等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使劳动者的职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户籍从农业向城镇转化的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它是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差别缩小乃至消除的标志。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我们破解“三农”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纬新议     
纪陆 《经济管理》2007,(23):1-1
一.基本稳定价格总水平,妥善安排好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障供给,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同时要多管齐下。一是努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扶持粮食、油料、生猪、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直补标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油料生产,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做好畜禽防疫工作。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扩大原油生产和加工,切实保障成品油供应。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优先安排居民生活必需品运输,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浅谈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环境容量的冲突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闲农业是高层次、高品位的绿色产业,是按照居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和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农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资源。而这些资源在给休闲农业旅游者带来游憩乐趣的同时,又会受到游客的破坏。面对这一矛盾,本文分析了休闲农业游客行为特征、环境容量特点及游客密度对休闲农业环境容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游客行为与环境容量冲突的解决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印度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不仅过多的人口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负担,农业生产不稳定,自然条件差;而且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居民生活水平低下,贫富悬殊大。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产生了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若想抓住机遇,就应以国际化标准为导向,致力于绿色食品的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尽早突破国际壁垒。本文将对山东省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划分,并立足于山东省农业生产实际,尝试建立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发展山东省绿色农业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力市场化与电价改革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向决定了电价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电能商品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对电价实行管制具有不可避免性。电价管制的关键是平衡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通过价格杠杆促进生产性节能和消费性节能,反映国家节能战略意图。考虑到我国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特殊性和水电资源的可获得性,从制度上对水力发电进行用途管制,专门用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非水电资源形成的发电量实行电价市场化,让发电企业直接面对工商业用户开展市场营销,走“部分市场化”电价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农产品不仅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的主源,也是城镇居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而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方法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居民年龄,从事职业,居民对农业生态旅游认知情况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之间呈显著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态度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农业生态旅游能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居民所从事职业是否与农业有关及农业生态旅游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市民的社会融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青 《江南论坛》2005,(5):12-13
一、新市民概念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新市民”是这几年出现的新概念,它指的是,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离开原来的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居住地变成城市,开始从事非农产业的那些居民。他们的特征是:没有城市户口,而是以“暂住证”等作为在城市居住、生活的凭证;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身份、地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和一般农业地区是有区别的,郊区农业生产在地理上和经济上都与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郊区的范围和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到城市的大小、职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影响和制约。上海市是全国城市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市区人口现有600多万;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出口额居有重要的地位,从而,对郊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水利正在变革为现代水利。因此,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环境变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我国水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而居民对于饮用水质量的要求却不断提高;本文对我国地表水源如何开展风险防范工作进行阐述。根据水源污染风险种类,结合国内水源污染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水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大熊猫之乡”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以大熊猫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将这一地区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大熊猫栖息。繁衍场所,并妥善处理好保护区内居民生产、生活,该地区在80年代就实行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双重管理体制。保护区管理局和所在社区政府和居民在保护和改善大熊猫的生境上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又在改善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深入详细地调查研究,提出在自然保护区内如何协调自然保护与加速社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论坛》2009,(19):F0003-F0003
高邑县供电公司(电力局)是石家庄供电公司直供直管(或趸售代管)的省公司(或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公司辖11个职能科室,1个实业总公司(捷凯电力建设中心),6个供电所,正式职工113人,全日制农村电工282人,非全日制农村电工38人;2008年底用电客户总数7.0105万户(其中居民生活5.9740万户、一般工商业及其他0.5154万户、大工业0.0149万户、农业生产0.5062万户),农业排灌机井3286眼,售电量5.6329亿千瓦时,最大负荷1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村居民闲暇旅游活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旅游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由单调正逐渐趋于多样化,出外参观、游览、学习等旅游消费行为增加了。同时,旅游的经历也在影响着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使他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更积极,对旅游的认识不断加深。为此,当地政府和社区应该正确引导区内居民的闲暇生活,建设居民和游客共用的文化活动设施、组建乡村俱乐部负责居民出游管理、建立居民活动基金,丰富和繁荣居民的闲暇生活,使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不闲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速趋缓。这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社会进步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反映。目前,河北省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乡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近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较大范围和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总体上看,尤其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人居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大系统包括人类生活供给子系统和人类生活需求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是建立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而建立科学的居民生活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能揭示出两个子系统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可测度性、指向性等一系列指标,从物品和劳务的消费、人力资源的发展、居民的社会参与及社会关系、安全保障、社会公平、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诸方面来评价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晏强 《大陆桥视野》2014,(20):44-45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生产性服务设施和生活性服务设施等长期发挥使用效益、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设施。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