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雷杨 《北方经济》2010,(6):78-79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增长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认定循环经济是下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据此,作者深度透析循环经济理论内涵,立足赤峰市实际,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提出赤峰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着力点,即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内消费清洁能源、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加大基础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聚集地,其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国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上升,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提高区域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以珠三角为例分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构筑产业集群的经济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合已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和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应将发展的视野和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点放在都市圈的构建和整合之上。应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的发展思路是“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县域产业结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勇 《乡镇经济》2006,(5):36-38,6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其本质是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和不平衡性,县域发展要求配置好县域产业结构。文中探讨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县域产业的生态转型、生态化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群的层次性。并提出岳阳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经验看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羽 《特区经济》2010,(6):23-24
在研究我国台湾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珠三角与台湾在转移承接地之间的关系、发展阶段以及承接地的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针对性讨论了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推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注重清洁生产和环保和绿色消费,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制效率。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实现途径、操作模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探索,不断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模式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变革。换言之,即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注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加大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珠三角企业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贡献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上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珠三角企业经济也表现出它的薄弱之处和发展瓶颈。转变珠三角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对转变珠三角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策略进行了探索,对珠三角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与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进入21世纪后,两个三角洲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在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工业化路径等方面深化认识,对促进两个三角洲健康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经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典型的"三高三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能、低效率、低效益)的"高碳模式"难以支撑珠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2012年9月《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施行标志着广东碳交易已经从制度设计阶段全面转向实际操作阶段。通过产业的有效应对措施以促进转型升级实现珠三角产业低碳发展的现实紧迫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邱俊 《珠江经济》2008,(2):60-65
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关系到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近几年,珠三角人均GDP加速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升反降,这种背道而驰的走势与经典论断明显相左,本文称之为“离经”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工业化进程的“回潮”,而是进程中的重工化还需要继续完成,工业经济还有上升空间;而第三产业比重在经济全球化中被香港和投资企业分薄,自身也还处于“学走路”的阶段,有待发育成长。因此在现阶段,推进第二、三产业优化和升级,使第二、三产业科学发展,是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手段,不仅优化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而且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循环经济,更使数字化循环经济成为可能;科学技术有助于培育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使公众能有效地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可能诱发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给人类、自然和社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三次产业分类忽略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不能准确体现可持续发展时代产业升级和换代的发展趋势.急需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文在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三次产业分类的局限性,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资源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环境产业。该产业体系既全面和完整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丛刊》2005,(5):F0002-F0002
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合理布局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优质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餐饮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揭示了我国餐饮业发展带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并从循环经济的思想与运行原则出发,提出了我国餐饮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民币继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珠三角许多产业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加工贸易为核心的广东经济面临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如何引导广东产业升值对沿海经济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从产业递进角度分析广东地区可选择的新产业,最后提出一些发展这些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游霭琼 《珠江经济》2007,191(7):20-29
"十五"时期既是珠三角整合优势,调整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创新制度,增强活力,取得新成就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双转型,即从传统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从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的时期。随着"双优势效应"的弱化,珠三角担负着加快比较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的历史重任。只有成功实现这一转变,珠三角的领先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得以保证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