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十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对国际政治关系产生着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关系内涵、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社会结构、国际冲突与合作等方面的新变化、新特征和发展趋势。从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深化着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强化了国际政治的经济化趋势,推进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拓展了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对参与国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来阐述、揭示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国际经济关系的态势是由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与制约着的,90年代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为南北经济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打上深刻的烙印。90年代的南北经济关系是80年代的继续和发展。过去十年北方国家经济相对平稳的低、中速增长,而南方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先后陷入多种发展危机,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与两极分化,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考察90年代南北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或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对参与国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来阐述、揭示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景旭 《辽宁经济》2000,(12):19-20
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于政治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两大因素,因而分析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出,存在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大环境中的跨国公司,在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与雄厚的资本实力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同时,又反过来受着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二战以前,跨国公司的经济扩张主要是对东道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力的赤裸裸的疯狂掠夺,体现了西方经济强国对其殖民地及贫弱国家的政治上欺侮与压迫、经济上控制与剥削。战后,由于国际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6.
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影响着国际组织、峰会、智库的影响力,并由此改变着当下的国际秩序当今的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纷繁复杂,建构在国家利益上的国际格局也发生着演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改变着自二战以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研发,融资,生产,  相似文献   

7.
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长期、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提供了条件。这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也为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欧元诞生导致国际储备货币的"双本位"格局,美欧两种主要国际货币的竞相滥发以及小国货币的从属地位,引发了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顾及各国利益的国际货币体系,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建设经济强国的目标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科技竞争已经到了我们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了。这是中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建设经济强国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世界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文章提出了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具体目标和内涵,并指出中国的强盛将与世界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9.
李涛 《新西部(上)》2018,(10):111-111
文章探析了二战后国际格局中日本经济复苏的因素:美国对日占领政策调整和"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朝鲜战争中的良机;巧妙利用战争赔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逐步确立。为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顺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加快实施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战略,建立和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安全保障,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考察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入手,全面分析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但地缘政治紧张和武装冲突仍是世界经济下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乌克兰危机悬而不决,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五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世界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新兴国家联手"去美元化"虽短期内不会撼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长期看影响深远;二是国际能源供给格局发生变化,俄、欧、美各方力量有待实现供需关系的"再平衡";三是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世界粮食市场供应趋紧,大宗商品市场跌宕起伏;四是国际黄金市场小幅上扬,而全球股市节节攀升,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股市同创新高,危机对全球资金走向的影响有限;五是欧洲经济复苏受阻,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处于"疲软、脆弱和不均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正在逐步确立。为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顺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加快实施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战略,建立和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内金融监管框架,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安全保障,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考察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入手,全面分析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一 开放型经济就是一个国家面对国际经济分工和格局的态度及政策,它不同于闭关琐国、孤立奋斗,是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把国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分工和格局衔接起来。 实行开放型经济与封关锁国有很大不同。两个相邻国家,如东南亚的缅甸和泰国、非洲的几内亚和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其自然条件和原来的经济水平都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姜嫚丽 《中国经贸》2011,(23):82-83
11月24日,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家专门服务民营企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大型商会组织。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出席并讲话。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5.
汪斌  钱欣 《浙江经济》2002,(17):37-3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资本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使整个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和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产业政策出现转型,由原来以一国范围为对象的传统产业政策转型为从全球视角出发的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国际投资特点的剖析,分析了国际投资领域的价值分配格局的变化,认为发达国家虽然在分配格局中仍居主导地位,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公正的分配格局开放改变,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引资和对外投资,有助于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犹如一股大潮冲击着整个世界,在国际经济领域中越来越占据令人瞩目的地位。教育、通信、信息、金融和运输向具有统一的服务基础设施方向发展,成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部门。发达国家在电信、信息网络一体化方面已迈出可喜的一步。正是由于这种大规模高技术的国际服务活动,使国际服务贸易进入了腾飞的新时期。国际服务贸易出现了新的格局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宁创 《宁波经济》2014,(3):20-20
年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猎头与国际人才发展研讨会上,多位对中国经济在创新转型期历史条件下,如何面临和解决眼下中国企业与国际人才需求时代到来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具有前瞻l生、政策性与调研性、操作性的新观点与新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是一个发展与调整、竞争与合作、摩擦与协调同在的十年。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与冲击,但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是较为稳定的。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申淑娜 《中国经贸》2012,(24):123-124
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金融秩序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严重剥削了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际金融秩序,着重探讨了当前的国际金融秩序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