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一部重要立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3.
4.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分四章共五十三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并已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出台的第二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项法律,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6.
农村土地纠纷,一直是农村社会矛盾的焦点,尤其是2004年中央采取"两免三补"等支持"三农"的一系列措施,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农民更加重视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数量剧增。农村土地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将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形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类型予以整理,继而指出农村土地纠纷有类型多样、主体多元化、动因复杂、影响因素不稳定、与人际关系紧密联系以及纠纷主体诉讼能力较弱等特点,并从自我解决途径、民间调解途径、行政调解途径、仲裁途径以及诉讼途径的优劣等方面对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具有跨地域、跨国界性、虚拟性、非中心化和高度自治性等特征,同时电子商务参与者较普通的交易更具有便捷、高效的目标追求。现有法律所规定的诉讼、仲裁、调解等争议解决方式及相关制度在某些方面不能适应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带来的变革。例如,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使得诉讼法中的管辖权确定原则面临挑战。消费者参与的网购交易往往金额小、跨地域2,现行法律规定的诉讼和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成本高、时间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参与者低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文章从确权登记工作中基本方法和流程模式着手,通过邯郸工程的实践,总结和归类其具体的对策,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已大量存在的事实下,本文描述了农村土地纠纷的几个主要表现,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减少和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列举了一些在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强调此类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加速转型阶段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态势、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有序规范地推进农地流转,应进一步合理定位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土地流转项目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注重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土地资源资本化,完善基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影响土地发展权价值除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开发强度、区位这四个因素之外,还应加上土地使用者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未实施土地开发控制政策时城市附近农地发展权价值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变对城市边界附近地区及偏远地区价值的不同影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土地发展权价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最后考虑在土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农地征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