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突破了传统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诸多限制,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现行诉讼法所采用的原告资格基本理论——“直接利害关系”理论,对原告资格做了严格的限制,使广大民众不能顺利地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保护中来,从而阻碍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原告资格之基本理论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时代之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各种有关公益诉讼的案件可谓层出不穷,特别是行政公益诉讼。虽然有关环境、国有资产保护等一些特定的公益诉讼种类在部分地区得到受理,但是这种变通并没有改变我国公益诉讼法律的缺失与实践中的矛盾。我国目前亟待确定一套符合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特别是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确定存在很多问题,对比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模式,提出放宽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以及检察院介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显得十分紧迫,而明确原告资格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各国在环境立法中不断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范围,基于实践中公民个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已在环境立法中明确了公民个人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主体资格.但在我国,公民个人要取得原告资格在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困境,从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相关内容来看,我国立法仍然将公民个人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外,这使得许多环境公益诉讼因原告资格不适而无法正常启动,制约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属于公益诉讼,我国传统诉讼制度中限制原告资格存在局限性,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志敏 《价值工程》2010,29(21):256-256
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检察机关基于法律赋予的公权能够充分保障公民公益诉权的实现。本文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慧敏 《企业导报》2015,(6):167+169
环境公益诉讼弥补了传统诉讼模式对环境侵权救济的不足,针对武汉市餐饮油烟的污染现状,结合公共利益的保护、国外立法例及地方司法实践,在武汉地区应以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赋予公民、人民检察院、环保NGO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7.
公益诉讼入法以来,原告资格就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鉴于不断恶化的环境和惨淡的司法实践现状,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呼吁进一步扩大其原告主体资格,但对于扩大到何种程度目前仍无统一意见,学者专家对此也是各有思量.本文以此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立法及司法现状,力求建立起具有明确性、多数性、多样化特点,且能真正体现公益精神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队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给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市场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的弊端,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并不是十分完善,导致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不断发生,而且频率越来越高。我国之前的诉讼针对的主要是当事人双方相对确定的纠纷。可是,我们发现,消费者公益诉讼涉及的主体并不是少数确定的个体,而是受到侵害的众多购买商品的人,因此,之前的诉讼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诉讼需求了。在我国,在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方面,采取的是多元主体并存的方针,但究竟在公益诉讼中有哪些主体可以具有原告资格,赋予原告资格之后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完善呢?笔者会在本文中具体阐述消费者原告资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诉讼法理论将原告资格限制在申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消费者公众利益等社会公益,公民被认为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原告资格不被承认。这样,当消费者公众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这一公益。因此,对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之传统诉讼法理念加以突破,授权每个公民个人对公益损害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无论是私益纠纷还是社会公益的损害,司法大门都要为公民个人永远地敞开着,这已成为现实的需要。①公益诉讼制度正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一项理想的制度设计,并为国外立法与…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的实质含义是原告代表社会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而起诉,《民事诉讼法》 规定了法律规定的机关以及有关组织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但是对于法律规定的机关以及有关组织的条件却没有明确的限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监督机关,应当赋予其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当其提起公益诉讼时,应当作为第二顺位的起诉主体,在无法定的管理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起诉讼时才能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或者以支持起诉的方式进行;同时应当明确有关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限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往往受害人数众多、覆盖面较广、影响极其恶劣.运用公益诉讼方式维护受害人权益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式,既有利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利于消费者维权.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需要明确原告的资格.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修改之际,应该确定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明确诉讼的原告.  相似文献   

12.
绿色和平是世界著名的环保N G O,1971年成立于加拿大,现在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97年绿色和平在香港注册,2002年在大陆开展活动。说绿色和平是环保NGO中的明星,并不为过。浏览一下环保新闻,关于绿色和平的占了大半,她发动的每个冲击波,必成为社会谈论热点。除了在公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中国绿色和平的工作也得到了媒体的认可:去年《南方周末》列举的2005年九大NGO中,绿色和平位列第二;《南风窗》杂志评选的2005年“年度组织奖”中,绿色和平是唯一的环保组织。《南风窗》在颁奖词中称:“其严谨、科学而富于策略的工作方式使绿色和平…  相似文献   

13.
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针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诉讼。在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遭遇重重障碍,步履维艰。在我国,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更具优越性,可以提高司法效率,有效保障环境公益。文章运用经济学分析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合理性以及面临的困境。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12年修订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增设了"民事公益诉讼"条款,至此我国民事公益诉讼首次在法律中确定了下来是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突破,但是对公益诉讼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没有详细规定,比如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本文主要论述了公益诉讼概念,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检察机关三个方面做了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翔 《企业导报》2009,(3):141-143
环境公益诉讼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的,正在被人们逐渐认识的权利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石。我国并不缺乏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土壤和法律依据,只需对具体制度加以修改,如对诉讼资格的放宽、对诉讼途径的拓展、降低诉讼成本以及合理地安排环保工作中的司法权与行政权,完全可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个不同的环保组织就像一棵棵的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孤傲挺拔正是这些不同的树集合起来,形成了一片造福人类的森林投身于环保NGO的个人,就像是这些大树上的一片绿叶虽然淹没在树的海洋里,却固执地坚持着、奉献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汽车,在环境劣化过程中似乎首当其冲那么在他们眼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比较中美两国NGO提供公共服务的异同:一是NGO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与边界;二是NGO的资金来源和志愿人员构成;三是NGO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与制度安排;四是NGO与政府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规范NGO提供公共服务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体系,为NGO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NGO的治理结构,实现自主治理;建立服务行政,实现政府与NGO的平等合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些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很多草根公益NGO也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草根公益NGO没有官方背景,缺乏足够的经验以及资源的支持,使得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近些年兴起的一些草根公益NGO,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困境,并根据一些成功的草根公益组织总结出可行的经验,对草根公益NGO提出一些建议并探讨未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目前处于试点之中,根据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 与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两份文件可以发现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共在受案范围即环境污染方面上是重合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统一性,而不具有同一性.故其差异性成为总结二者竞合时选择标准的基础.对民事、 行政公益诉讼的选择其本质是不同情况下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重要程度排序.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最后得出在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职、 被告可否承担公益恢复费用等不同情况下选择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的标准.以推动公益诉讼理论的进步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以往的诉讼要求原告与被告以及诉讼请求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而此项新规定将公益诉讼的理念正式的以条文的方式规定下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在新民诉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出台后,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 诉讼过程操作性差、 条文不够具体等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