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单独境外上市企业占到境外上市企业总数的88.32%,但单独境外上市的研究明显与该数据不匹配,研究数量缺乏。为扩充该方面研究,本文以2012~2020年单独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境外上市与投资效率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单独境外上市与境内上市企业相比投资效率更低,区分企业上市地点后发现,规模大、信息透明度低、存在代理成本的赴港上市企业比境内上市企业投资效率低,规模小、代理成本高、信息透明度低的赴美上市企业比境内上市企业投资效率低。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境外上市和非效率投资三者存在"遮掩效应",境外上市企业未能受到有效的信息约束。  相似文献   

2.
新兴公司市场(GEM)的上市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下面是有可能还要改变的、建议的主要要求: 初期上市主要要求上市候选人在上市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2年的“活跃业务活动”; 清楚描述上市后至少2个财政年度的业务目标,以表明企业每一个重要行为的方向和目的; 公司必须集中力量于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业务,尽管也允许一些发展周边业务的企业以支持主业  相似文献   

3.
3月30日,今年第一个期货品种、我国首个气体能源衍生品液化石油气(LPG)在大商所挂牌上市。上市仪式以直播的形式在“云端”开幕。LPG是我国首个期货和期权同时上市的品种。LPG期货上市交易首日,各合约成交活跃,市场参与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4.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7,(11):60-62
棉价挑动每个棉纺企业神经,尤其在新棉上市的敏感时刻。以正常的经验,新棉上市会带来棉价下跌,今年新棉花上市延后,棉价下跌时间也似乎被缩短了。这是否意味着新棉年的棉价涨价必不可免呢?  相似文献   

5.
冯珊珊 《工程经济》2015,(11):98-101
在经济新常态下上市银行进行金融风险评估十分重要,但是在金融风险评估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本文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立上市银行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上市银行金融风险,并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改善金融风险评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结论得出:建立金融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避免上市银行产生金融风险,有利于上市银行金融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以股权的交易筹措资本,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和激励投资人与管理者。美国自1933年证券法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颁布后,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首次公开募集原始股(IPO)和反向收购以买壳方式上市。采取间接的方式,先借壳在柜台交易市场(OTCBB)上市,然后再转至主板市场,是目前美国多数中小企业的上市方式之一。美国各交易所和交易市场的上市要求不一(本刊2010年第5期“生物医药企业海外上市的长远考量”一文中已有列出),不同规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取舍上市方式。  相似文献   

7.
乔茹 《中国石化》2010,(5):60-61
<正>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国有企业在境内和境外陆续上市。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有企业境外上市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空前程度。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在香港以及以存托股份的形式在美国上市,比如一些国  相似文献   

8.
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资本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能够达到理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现实社会中或多或少的干预因素使得资本错配问题存在于各个国家的各种所有制经济中。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资本错配测算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测算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得到境外上市(实验组)与境内上市(对照组)国有企业的资本错配指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境外上市国有企业的资本错配程度显著低于境内上市的国有企业;(2)与境内上市相比,香港上市国有企业的资本错配程度更低;(3)近些年,境内上市国有企业的资本错配程度低于香港与美国交叉上市的国有企业;(4)与在香港与美国交叉上市的国有企业相比,香港单独上市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郑志刚 《董事会》2023,(12):75-77
<正>面对时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创新导向的新经济企业可以通过交叉上市来提高自身权益融资渠道的稳定性,以内部交叉上市的“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万变”。预期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加入交叉上市企业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0.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多重压力,整体呈现出“需求减弱、价格下跌、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通过研究上市钢铁企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等关键指标,以2022年和2023年1季度数据为样本,评估上市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解析上市钢铁企业营业毛利下滑的原因,总结优秀企业的经验做法,为钢铁行业和相关投资者全面了解上市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冀书鹏 《董事会》2007,(6):50-51
正如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博弈一样,整体上市也在挑动着投资者的神经虽然整体上市正是当下股市中最热的题材,但笔者却不得不做出一个与主流声音不太协调的预测:与股权分置改革一样,整体上市像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朵昙花,以盛放作为谢幕礼。  相似文献   

12.
成立于1995年的国中网(China.com),于1999年7月13日在NASDAQ以China为代号成功上市,不但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也很出乎许多业内人士的意料之外。因为此前人们似乎普遍认为国内ICP中最有可能在NASDAQ抢先上市的非新浪或搜狐莫属。 国中网的这次上市应该说颇为成功,在其2096万股的总股本中,上市发行量为42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20美元。股票发行当天的收盘价为每股  相似文献   

13.
两个多月过后,曾经一度被爆炒的中石化上市就成为一出旧折戏。急于上市,中石化朝自己横砍一刀,把一个拥有122万人的巨型企业砍为上市和非上市两部分。这一刀砍出了怎样的后遗症? 中石化不该感到孤独,因为这种后遗症几乎是每一家在海外谋求上市以达到自身市场化改造的国有企业所遇到的通病。看中石化怎样韬光养晦,正欲走上同路的国企应当感到类似的痛。 中石化再次站在起跑线上,但这次不是为上市而百米冲刺,而是带伤的马拉松比赛。  相似文献   

14.
是什么改变了温州老板对上市的看法?8月初,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开市钟声的响起,浙江报喜鸟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报喜鸟(002154.sz)以每股12.6元的招股价发  相似文献   

15.
一自2003年我国宏观信贷政策收紧以来,以新加坡和欧美国家为主的海外资本在上海、北京、广州及一些中等城市中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呈快速增长之势。海外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业的主要方式有海外上市、产业基金、外商独资、收取物业租金等。1.海外上市:自首创置业(2868)和上海复地(2337)相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和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顺利通过聆讯后,北京SOHU中国、上海仲盛地产等内地知名地产商,也都相继积极地寻求海外上市之路。我国房地产企业之所以青睐海外上市,一是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收紧信贷和土地的政策;二是海外的资本市场比较成…  相似文献   

16.
境外上市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的思考汪宗兰境外上市电力股份企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电力行业财政困难,吸引海外资金投资于电力。一旦融资目的达到,下一步面临的就是如何进行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商业化运营。一.境外上市电力股份企业进行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境...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尤其是孵化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巨大资金缺口。而创业板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则适时为无法在主板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描述融资理论、分析融资渠道等途径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并将其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再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出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供给北京市5月份商品房(不包括经济适用房)供给持续大幅上升,有上市供给的区县共有15个;朝阳、丰台是5月份商品房供给的主力,朝阳区新开盘项目供给以普通住宅为主;从分物业来看,住宅上市仍然保持较大的比例;户型方面,除两室两厅、三室两厅、复式房型供给稍有减少外,其余房型供给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5月,北京商品房新上市17442套,涉及面积283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上涨了30%和66%,增长幅度加大,市场供给旺盛;与上月12个区县新上市商品房相比,本月有15个区县提供了新上市商品房。从各区县上市套数情况来看,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和通州区有…  相似文献   

19.
在本刊第11期发表的《国外罕见病用药市场开发现状(上)》中,对美国、欧盟、日本的罕见病用药开发情况将分析对象按开发类型进行了分类(图1):开发类型Ⅰ是最初以罕见病指定疾病用药上市,此后又扩大了药物疗效,增加了新的适应症:开发类型Ⅱ是仅以罕见病中指定疾病用药上市的品种,并未扩大适应症;开发类型Ⅲ是以非罕见病用药上市,此后又开发了新的罕见病治疗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为融入服装时尚潮流,衣着面料必须推陈出新。盛泽市场上市的各类睡衣面料以"变"求活,以"变"促销。最近该市场八商区上市了一批风格新潮、质地优良的家居服新面料——"亚光提花棉绒缎",颇受城乡居民的喜爱,求购者与日俱增,销售形势日趋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