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外物流》2008,(5):61-61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发展方式上将着力实现‘三个转变’”。这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4月24日下午在主题是“现代交通与物流发展”“2008中国交通发展论坛”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2.
《中外物流》2008,(5):62-62
4月24日举行的2008年中国交通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表示,交通运输部组建之后.将统筹规划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城市客运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促进了国家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做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有陆路接壤和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一直扮演着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角色。文中基于通道经济理论对广西走向东盟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概念的提出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  相似文献   

5.
高峰 《物流时代》2014,(11):78-79
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大格局,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要在共建港口等基础设施上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寻找地区共同市场需求、推进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南推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南海:双轨思路与合作共赢"分论坛等主题活动,主要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这一目标展开。天然橡胶作为全球战略资源,符合搭建中国-东盟对话桥梁的需要、开展全球贸易等特性,同时海南也已着手建立天然橡胶中国-东盟空间产业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备条件基础。在此背景下,天然橡胶产业链及空间产业链的构建研究正  相似文献   

7.
陈佳渲 《物流时代》2009,(10):11-11
9月22日,在贯彻实施新《邮政法》电视电话联席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透露,此前规定的邮政专营范围暂时搁浅。此举意味着,一直被民营快递行业视为“生死线”的邮政专营范围将作调整。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部部长、党组书记杨传堂在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任务。一、力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进展2015年,交通运输部将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全过程,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抓好《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实施,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强化督促考核,确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越南在发展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越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热带亚热带水果和旅游资源,同时其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经济实力,提高自身地位,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中。越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方位以及便利的交通,使其成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门户,推进了中国—东盟进一步密切往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后,越南绝大多数产品将实现零关税。  相似文献   

10.
刘东 《新远见》2010,(2):51-58
2009年8月15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9  相似文献   

11.
王永章(国家化部化产业司司长):中国十分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化合作。我们之所以提议举办这次论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与东盟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在10+3和10+1框架内寻找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这次论坛,是因为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各国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同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想在此基础上再搭建一个中国与东盟各国整合化资源、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化繁荣、共谋产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加深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互联互通水平已成为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及推动开放格局的必要手段,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成为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形成的应然之举。文章拟采用政策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构建途径。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服务业的互补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应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11,(10):57-57
10月22日,"第一届中国-东盟TBT合作部长会议"结束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东盟秘书处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部长翁凯里共同向媒体发布了会议情况和成果,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主持会议。支树平对此次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11月4日,在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盟十国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云南省在“十五”规划中…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开展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工程,要建成若干个有较好应用实效、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6.
<正>柬埔寨金港(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RBC)投资的BOT项目,是中国交建、中国路桥目前在海外实施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横跨5个省份,全长187.05公里,双向四车道,采用中国标准“投建营一体化”建设,是柬埔寨王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柬埔寨国内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作为中柬两国元首共同关注、两国总理见证签约的重大项目,金港高速公路项目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和东盟互联互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M”型战略的提出,将广西对外开放和参加区域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伴随着商流的发展,借助广西独特的国际通道,依托六市出海出边的优势,尽快开通广西至世界各地的海上航线,开辟通往东盟主要城市的航线和增开航班,提高海港和空港吞吐量。扩大公路和铁路运输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共同开拓物流市场。逐步形成涵盖广西、连接全国、辐射大西南和东盟各国的物流网络,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18.
吴砚峰 《物流技术》2012,(17):82-84
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中国-东盟商贸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商贸物流产品和贸易对象过于集中,物流标准不统一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东盟商贸物流的发展,最后指明了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的相关措施,如挖掘潜力市场,开发商贸物流产品,统一物流标准,提高商贸物流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中国-东盟商贸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商贸物流产品和贸易对象过于集中,物流标准不统一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东盟商贸物流的发展,最后指明了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的相关措施,如挖掘潜力市场,开发商贸物流产品,统一物流标准,提高商贸物流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M"型战略的提出,将广西对外开放和参加区域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伴随着商流的发展,借助广西独特的国际通道,依托六市出海出边的优势,尽快开通广西至世界各地的海上航线,开辟通往东盟主要城市的航线和增开航班,提高海港和空港吞吐量.扩大公路和铁路运输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共同开拓物流市场.逐步形成涵盖广西、连接全国、辐射大西南和东盟各国的物流网络,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