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动态比较优势演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的趋势,利用净出口比率指数(NTR)和各类商品出口比重考察了中国出口商品动态比较优势的演变轨迹,发现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动态比较优势发展的规律,但是,中国当前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因此,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着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对此,本文提出了中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应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思想,采用Lall(2000)对产品的分类方法,细分产品到SITC四位数,通过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两个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然后,利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对美国各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以及2006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比较优势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联合密度分布、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三种方法对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势的稳定性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检验,主要结论有: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稳定周期大约为3年;在1987-2006年的20年间,只有大约1/4产品的比较优势具有平稳特征,并且这些产品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份额也比较低,2006年只有9.8%.  相似文献   

5.
杜莉  黄晓辰 《亚太经济》2014,(3):133-138
本文借助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转移份额分析法,对大陆与台湾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在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市场上,大陆处于竞争优势,但优势在减弱;台湾处于竞争劣势,但竞争力在提升。高技术产品"技术不高"、出口结构不均衡和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中国大陆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秋红  李雅 《开发研究》2020,(6):114-120
利用2001—2018年中美贸易与美国进口关税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加征关税有利于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区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关税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著;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但抑制了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美国人口总数的增加促进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但区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则存在异质性;美国居民储蓄率的提高以及出口商品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提高都抑制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美国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不符合美国的进口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出口结构相似度等指数对中、墨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两国的优势产业、出口竞争力以及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相似程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纺织品出口大省,通过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价格变动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这4个指标的分析,利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2002—2006年共5年的数据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纺织品出口存在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纺织品出口大省,通过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价格变动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这4个指标的分析,利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2002-2006年共5年的数据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纺织品出口存在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水平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通过降低工业制成品生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比较优势。经验分析采用了Balass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率以及Michaely指数3类指标来度量中国区域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同时采用4类金融发展指标分别刻画区域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等不同特征。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变量,同时不同的金融发展度量指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升级呈现放缓的趋势.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变动对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经济结构的升级以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中国与东亚国家间1992-2009年SITC7类产品的四位数贸易分类数据,通过对制成品和零部件的细分以及高、中、低不同技术含量产品的划分,引入相应权重,构造出产业内贸易优化指数.随后建立计量模型,检验FDI流入、高技术品出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对这一优化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而解释近年来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结构升级放缓乃至停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汤碧  陈佳 《亚太经济》2012,(5):65-69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服务贸易是新形势下经济竞争的焦点,也是浙江省新的出口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文章根据2006年以来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利用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弱势且贸易结构不合理,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Lall(2000)对产品的分类方法,细分产品到SITC四位数,利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1987~2006年中国对美国各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并详细分析了2006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比较优势的分布状况.然后,文章利用联合密度分布、回归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等3种方法对中国对美国出口比较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983~2004年中国出口商品的类别数据和国家数据,采用Gini-Hirschman系数对我国出口商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进行了测算,并引入RCA指数对2004年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出口不稳定性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目前对我国出口有特殊意义的中等技术含量工业制造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出口商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对出口不稳定性有显著的负影响,其中商品集中度的负影响系数更大。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行出口市场分散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快出口产业升级并实行商品结构多样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以36个国家和地区2000~2015年服务贸易出口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不同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技术水平、出口技术结构优化指数的测算,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出口技术结构主要由劳动密集型等低技术含量产品构成。之后,文章基于PLS模型深度研究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的因素,发现自然资源禀赋和以服务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对外开放度对出口结构优化起到抑制作用。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对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与西亚的经贸合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基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文章依次测算了中国与西亚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西亚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西亚贸易的竞争性比较弱;两地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产业间贸易特征;中国优势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西亚则拥有能源资源优势,两地优势产品类目没有重叠,各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差距也较大,双方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可充分利用与西亚贸易的互补性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有利因素,加强两地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通过引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亚太各经济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发现发达经济体的比较优势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发展中经济体则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然后文章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亚太各经济体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发现除了各经济体出口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以外,各经济体出口与其他经济体进口的互补性总体都呈下降趋势。接着以中国为参考标准,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定其他亚太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结构竞争性,发现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台北之间的出口竞争性较强,而与文莱、智利、中国香港、柬埔寨、新西兰和俄罗斯的出口竞争性较弱。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在参与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一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利用两个模型对中国和印度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相应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较为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印度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不显著。相比之下,中国更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张,印度多类工业制成品也具备获得本地市场效应的潜力。对于中国而言,在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减弱的趋势下,更应充分重视本地市场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出口贸易上的持续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四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泰国产品出日结构最为相似,但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出口结构上有很高的趋同速度。同时,中国显性比较优势产品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一点与印尼相同。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