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谋求缓解乃至根本改变“三农”命运的尝试,至今收效甚微,空有许多对策,就是无从下手。随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加快改革捉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足够资金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指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捉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捉村经济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捉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我国杞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构筑杞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从当前农村实际看,可以积极稳妥地发展特色杞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运销合作经济组织等几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是推动枉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农村信贷的适度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农业建设缺乏资金保障,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捉民收入增长。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的供给和需求现状,并对捉村信贷供不应求的现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八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规范捉村民间借贷等一系列建议,对于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蓰村经济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是全面促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针对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加强政府和社会服务职能、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占大多数,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我国奔“小康”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因此,破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就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树武 《商场现代化》2007,(8X):249-250
乡镇企业是我国徒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徒业发展、徒村建设和徒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矛盾加剧,社会、文化环境薄弱,商品市场混乱,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农民、尊重农民,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根初 《上海商业》2005,(11):35-36
家畜屠宰业是畜牧业中的重要一环,将带动畜牧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其现代化进程,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家畜屠宰业,对调整农业养殖结构,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农业产业化,缓解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进而提高肉类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城市反哺农村,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庄超  周健 《商》2014,(4):127-1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该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成败,进而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本文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卢伟峰 《市场论坛》2004,(7):70-71,74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部署提出来的。《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这里.《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必须包括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实现小康目标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又恰恰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九亿农民奔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发展在居民收入增长、公共物品供给、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供给、资源要素流动、“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是不平衡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定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优化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大举措,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推动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琦 《品牌》2013,(1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其思想渊源是我国“民本思想”优秀传统的精华。我国古代进步思想家认为:“国以民为本”,执政者应树立“吏为民役”的思想,施行“爱民”、“富民”之策,顺乎民意,体恤民情,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执政为民”思想全面解释了“政”与“民”的关系,解决了“为谁执政”,以及“如何执政”的问题,是对“民本思想”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格外关注。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点阐述。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农村“三化”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三化”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的产业化。由于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严重存在,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三化”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最终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晓梅 《商场现代化》2006,(20):163-16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表明了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小康社会的构建也受到一定局限,如何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应该是当前要高度关注的课题。本文从三个部分对民营企业发展与小康社会构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条件下,就农业解决农业问题,就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农民解决农民问题是不行的,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下,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相似文献   

20.
王世联 《消费导刊》2011,(16):23-24
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统筹城乡发展”这一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桎梏,对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别,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脉络着手,结合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