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新认识和弘扬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对指导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探索了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现今人类社会需要尤为迫切,但人们常常将今天倡导的和谐自然观与古代“天人合一”相提并论,殊不知,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这样的科学性,它只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朴素原始的观念。文章认为今天倡导的和谐自然观其实是对“天人合一”的否定之否定,两者存在质的飞跃问题。  相似文献   

3.
欣欣 《企业文化》2009,(7):39-40
长虹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的成功,更是企业文化的成功。长虹的企业文化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讨,可概括为“天人合一是长虹企业文化基本哲学蕴含”。  相似文献   

4.
《上海标准化》2010,(7):10-11
北方的四合院,一般人家都四周围墙,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其形式南北稍长,左右对称,中庭开阔,似一矩形。高墙、深院、青砖、灰瓦的居住体验仍旧是现在“北京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结庐在人境,但无车马喧”。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低碳旅游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的绿色旅游,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天人合一中的整体思想、民胞物与、与天地参、顺应自然思想,而这些思想也能指导低碳旅游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今天,当我们讲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很多人都以为是一种新潮事物。殊不知,城市和建筑的生态属性,早在它们诞生之时就有了。在几百年前的那些欧洲小镇中,人与自然、建筑与城市和谐相处。当今城市,却远远抛离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整合形态。是时候用另一种城市和建筑理念把生态和社会张力重新整合在一起。因此,理查德·瑞吉斯特努力探索一种可行的方法,使得由城镇、村庄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朝着好的方向演化;来自南非、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荷兰和北美的六位《绿色建筑》撰稿人,则以全球化和地域性并存的各种观点,带给读者关于绿色建筑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污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意与境的交融及语言的自然天成两个方面对陶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进行了阐述,认为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使陶诗在中国艺术园林中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佚名 《房地产导刊》2011,(4):108-108
天高云淡的时节,如果你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顺着这条300米长笔直的甬道往南望去,门廊重重,越远越小,天地渺然雄浑似是极目无尽,令人神思飘渺,疑登仙阁。  相似文献   

10.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纵观整个世界,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 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只有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自然,才能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有教无类思想作为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构成内容,不仅是其毕生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指导思想,同时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有教无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当代继承与发展有教无类思想的必要性,并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教育改革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国资与民资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二者实现和谐共处、互利共赢,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陕西、山西等地探索出三种“嫁接”模式,实现了国资与民资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     
魏老 《中国新时代》2013,(9):126-126
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对市场要有敬畏心,要尊重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否则,难以实现人的城镇化几天前,我的一位朋友带着家人到欧洲旅游,第一站到德国慕尼黑,住在一个小镇。这位朋友对德国小镇惊叹不已,给我发短信说:"这儿的小镇真美,有‘天人合一’之感!"其实,发达国家的小镇很多都是美丽、干净、祥和的,不像我们农村中的小镇,大多都是那么破  相似文献   

15.
游学民 《价值工程》2011,30(14):243-244
全人教育的问题涉及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揭示全人教育的思想本质,明确全人教育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全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也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实际。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战国中期诸侯蜂起,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政"思想占重要地位,旨在劝告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要施仁爱,孟子思想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统治者争取民心,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当代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nese with English abstr  相似文献   

18.
<正>在长虹的管理思想中,更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观点,逐步形成"三大理论":一曰"太极拳理论",二曰"投石子理论",三曰"外圆内方理论"长虹自从1958年建业以来,开始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长虹把培育和建设企业文化提到了议事日程,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逐步建成了长虹市场型企业文化,对长虹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仁爱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所在。孔子仁爱思想的提出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孔子个人境遇的产物;孔子的仁爱思想有丰富的内涵,以爱人为仁,以克己复礼为仁,以孝悌为仁之本,以忠恕为行仁之方;在当今社会,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纠正人们的功利化价值取向。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继承其文化精髓,并使其创造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批判性地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阐释了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