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移动IPv6中和移动节点通信的IPv6节点称之为通信节点(CorrespondentNode),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提供的更大的灵活性主要是由于移动IPv6通过优化通信节点(CorrespondentNode)和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之间的路由来提高网络的利用率。而实现路由优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通信节点CN对移动IPv6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每个IPv6结点上实现通信节点CN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IPv6中和移动节点通信的IPv6节点称之为通信节点(Correspondent Node),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提供的更大的灵活性主要是由于移动IPv6通过优化通信节点(CorrespondentN ode)和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之间的路由来提高网络的利用率。而实现路由优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通信节点CN对移动IPv6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每个IPv6结点上实现通信节点CN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IPv6互联网的网络地址结构及其管理机制。与现行的IPv4地址相比,IPv6在地址的长度、分类方法、表示方法和类型等方面均不同相同。它可有效地解决IP地址枯竭与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具有地址聚类性、多播性、任播性和接口多址性等特点;而在IPv6地址管理方面则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策略,支持QoS路由协议,将地址解析通过领导发现协议来实现,新增了无态地址的自动配置,使得网络地址的重新编号变得更加简单快速。最后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说明了IPv6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IPv6在中国 最近,中国开发出世界首台IPv6移动路由器“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的消息被各大媒体转载。这台由北京交通大学开发,教育部鉴定的路由器是在传统路由器的基础上,兼容IPv4和IPv6协议,同时支持移动IPv6技术,无线连接技术,移动路由协议。 新华社在报道这条消息时采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研制出世界首台IPV6无  相似文献   

5.
为了支持lnternet移动设备,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制定了相应的协议一移动IP、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基于IPV4的移动IPv4,另一个是基于IPv6的移动IPv6,本文主要探讨了IPv6路由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2,(7):87-88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正式启动6月6日,新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正式启动。包括Google、微软Bing、Yahoo、Facebook及华纳等主要ISP及网站都将开启其网站的IPv6功能。同期,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的IPv6开放交换和应用验证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旨在提供免费的IPv6试验性接入、应用验证环境以及IPv6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据统计,现行版本的IPv4协议只能提供约40亿个地址,IPv6协议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地址数:340兆兆兆个。由于IPv6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未来所有的电子产品、家电、移动终端、工业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汽车等都能实现实时在线地址,这将为物联网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2,(13):87-88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正式启动6月6日,新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正式启动。包括Google、微软Bing、Yahoo、Facebook及华纳等主要ISP及网站都将开启其网站的IPv6功能。同期,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的IPv6开放交换和应用验证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旨在提供免费的IPv6试验性接入、应用验证环境以及IPv6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据统计,现行版本的IPv4协议只能提供约40亿个地址,IPv6协议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地址数:340兆兆兆个。由于IPv6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未来所有的电子产品、家电、移动终端、工业传感器、自动售  相似文献   

8.
李珊 《电子商务》2005,(4):72-73
你对这一代互联网还不满意?那么,准备好,新一代网络它来了我们正在使用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地,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  相似文献   

9.
李晨 《中国电子商务》2010,(3):174-174,173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IPv4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如地址空间危机、安全性差和服务质量不高等,IPv6协议是为解决IPv4协议的不足而提出来的。通过介绍IPv6协议,然后从IPv4和IPv6的表示方法、报头首部、地址类型、安全策略以及地址解析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说明IPv6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电子商务的网络核心协议就是IPv6,在IPV4地址大量匮乏的情况下,而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电信运营商、终端用户对IP地址大量需求的情况下,IPv4过渡到IPv6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IPv6协议,并给出企业客户部署IPv6的配置方案,并对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基于IPv6的新型位置无关移动协议LIN6,重点讨论LIN6支持节点移动通信的原理,然后讨论LIN6与Mobile IPv6的区别,最后给出对LIN6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具体阐述IPv6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以及它与IPv4之间的主要差别,本文将从地址机制、服务质量和网络安全性等方面对IPv6协议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到IPv6能较好地解决IPv4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移动Ad Hoe网络(MANET)中的路由算法应尽量使网络负载均衡,不均衡不仅导致正在通信的路由由于过度拥塞而引起数据包延时过大、吞吐量下降,而且会使拥塞节点的能量提前耗尽,从而加剧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及节点之间的不公平性。本文对目前提出的一些负载均衡路由算法进行了简要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负载均衡路由算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实现负载均衡路由算法的一般模型。基于该模型,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负载均衡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负载均衡路由算法比未考虑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具有更高的数据包投递率和更低的数据包传输延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呈指数级的飞速发展,导致IPv4的地址空间面临几近耗竭的窘境。而在ipv4的基础上,现有技术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随着联网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全球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是中国、印度等现有独立IP地址极端缺乏,从而无法针对独立IP地址进行相应的应用开发以及安全设置,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寻求新的技术突破已成当务之急。 IPv6是由IETF设计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目的正是取代现有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IPv6最明显的优势是拥有巨大的地址容量,几乎有可能给全球所有电子装置都分配一个互联网地址,并在路由和网络自动配置等安全性上进行了重大改进。于是有人将IPv6取代IPv4的技术历程称为“第二次IP战争”,这次战争的着力点无疑就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动态源路由协议(DSR)中旧路径中断至新路径建立期间存在的丢包和端到端时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阈值判断的路由发现和维护算法,以优化路由协议性能。该方法首先定义节点电池能量和节点接收信号能量双阈值等级,分别用于衡量节点和既存链路状态;然后修改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算法,使动态源路由具备阈值判断功能。分别对增强型动态源路由协议(EDSR)包传递率和端到端时延等性能随节点数目和移动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软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节点数目超过150或者速度小于10 m/s时,EDSR端到端时延和包传递率优于DSR,其他性能基本相当,因此EDSR协议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为低速大规模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能量消耗是移动自组网(MANET)路由协议研究中的一介热点所在。区域路由协议作为混合式寻路机制,为移动自组网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路由选择方式。在其路由发现的过程中,存在着多径问题,合理地利用这些路径进行路由转发,可以降低节点间功耗的偏差,使得整介网络能量消耗比较均匀。仿真表明,区域内路由部分中,该算法可较大地延长网络生存周期,而区域间路由部分所受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7.
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已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核心问题是如何从IPv4过渡到IPv。6然而,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全面应用于互联网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尤其是对于由IPv4很好地支撑着的互联网而言,不可能要求所有节点立即演进到新的IPv6协议。对此,IPv6提供许多过渡技术来实现这个演进过程。但是,在IPv4/IPv6过渡阶段,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对过渡机制下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移动IPv6存在的安全隐患,介绍了移IPv6中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分析和研究了移动Ipv6协议的有效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9.
IPv6进入人们视野已经很久了,也有很多人知道它作为下一代互联网能为中国带来丰富的lP地址,但它在现实中的应用却如远处的梅子,让人们只能望之止渴。IPv6商用化何时才能见真章?长远的等待已让一些人发出了雷声大、雨点小的质疑,而且不久前也传出中国所分的IPv6地址很少的消息,难道果真如他们怀疑的那样:IPv6产业化之路已陷入迷茫?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MobiCast方案来实现移动IP组播通信,主要解决MobiCast方案中进行区域间切换时组播数据包丢失问题。与MobiCast方案相比,在区域外地代理(DomainForeignAgent,DFA)处引入一种缓存的机制。当移动节点发生区域间切换时,移动节点的旧区域外地代理采用隧道技术,将移动节点的信息和缓存的组播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的新区域外地代理处,减少移动节点进行区域间切换时丢失的组播数据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